[发明专利]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2797.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邹阳;刘先先;张子宇;罗勇;刘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产科 消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内柄、外柄、海绵层和刷头,内柄的顶部为球形头,内柄内部形成消毒液储存室,球形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小孔;外柄可旋转套合在内柄上,外柄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小孔且其分别与第一小孔相对应;海绵层铺设在外柄顶部且覆盖第二小孔;刷头套合在外柄的顶部。本发明在消毒液储存室内灌入消毒液,旋拧外柄,当内柄球形头上的第一小孔与外柄上的第二小孔相通,消毒液就会流出,当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相错开,就会处于封闭状态,消毒液无法流出,流出的消毒液渗透在海绵层上,进而进入刷头,使用起来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妇产科消毒刷。
背景技术
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或产后检查时,都需要先对孕妇的会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交叉感染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妇产科常用的消毒方式是用手术镊子夹持沾有消毒液的棉球反复擦拭。
但是,在擦拭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换沾有消毒液的棉球,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所需要的棉球量很大,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镊子接触使用后的棉球再去棉球容器内夹取新棉球会对棉球容器内的其他新棉球造成污染,还有,手术中的镊子需要多次使用,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因此手术后要对使用的镊子进行多次消毒处理,这样既费时费力,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造成很多的不便。
因此,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妇产科消毒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妇产科消毒刷,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交叉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内柄、外柄、海绵层和刷头,
所述内柄的顶部为球形头,所述内柄内部形成消毒液储存室,所述球形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小孔;
所述外柄可旋转套合在所述内柄上,所述外柄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小孔且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小孔相对应;
所述海绵层铺设在所述外柄顶部且覆盖所述第二小孔;
所述刷头套合在所述外柄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柄内部形成与所述内柄外形相同的空间,所述内柄设置在所述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柄的长度大于所述外柄的长度,所述内柄的底部延伸出所述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柄的底部具有注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刷头的外表面为软刷毛。
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消毒液储存室内灌入消毒液,旋拧外柄,当内柄球形头上的第一小孔与外柄上的第二小孔相通,消毒液就会流出,当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相错开,就会处于封闭状态,消毒液无法流出,流出的消毒液渗透在海绵层上,进而进入刷头,使用起来省时省力,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妇产科消毒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柄,2-外柄,3-海绵层,4-刷头,11-球形头,12-消毒液储存室,13-注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未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用接生防滑垫
- 下一篇:一种半永久纹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