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2824.1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隆安良;梁东确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安良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27/24;B64D47/00;G01C15/00;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王丽君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全自动 地形图 测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底座、固定箱、顶板、机翼、测绘仪和动力箱,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且固定箱内安装有测绘仪,此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由蓄电池进行供电,机体飞行中蓄电池电量不断消耗,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太阳能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防止蓄电池内电量不足的情况,同时节约了电力资源,在机体飞行过程中测绘仪的顶部与减震垫接触,减震垫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能够保护测绘仪,同时两个卡板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能将测绘仪卡死,使测绘仪更加稳定,更利于测绘,减震弹簧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保证了测绘仪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绘工作中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测绘质量,主要有:测绘前尽可能选择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设备,规避由于设备质量对测绘的影响;使用已有测点进行比较,利用布设控制网时的静态GPS的多余控制电,将其测量结果与RTK测得的结果进行比对,进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检查;重新测量比对发,在每次测量初始化以后,对前一次已经测过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重新测量,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若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方可进行测量。
现在的地形图测绘装置使用时一般将测绘仪固定在三角架上测量,测量过程中测试人员的测量范围有限,多部位测量时需要不断更改测绘仪的位置,使用较为不便,现有部分地形图测绘装置通过无人机带动测绘仪在空中进行测量并存储在存储器内,以便于工作人员的后期观察,该类装置缺乏相应的信息传输机构,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测得的地形图,且该类装置需要电源供电,耗费较多的电力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全自动地形图测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底座、固定箱、顶板、机翼、测绘仪和动力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且固定箱内安装有测绘仪,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顶部四角均安装有机翼,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动力箱,且动力箱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动力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板,所述动力箱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测绘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控制终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固定箱内等距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配合滑动连接在固定箱内,所述测绘仪连接在支撑板顶部,所述固定箱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和固定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测绘仪的两侧分别卡接在两个卡板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对应两内壁均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配合滑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板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卡块滑动连接在固定箱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的端部与测绘仪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蓄电池进行供电,机体飞行中蓄电池电量不断消耗,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太阳能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防止蓄电池内电量不足的情况,同时节约了电力资源,在机体飞行过程中测绘仪的顶部与减震垫接触,减震垫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能够保护测绘仪,同时两个卡板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能将测绘仪卡死,使测绘仪更加稳定,更利于测绘,减震弹簧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保证了测绘仪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原理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安良,未经隆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