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060.8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622;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锂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钛酸正丁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钛醇液;将乙醇锂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低温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锂醇液;将钛醇液均匀喷洒在氧化铝基板上,烘干得到预钛薄膜;然后将锂醇液均匀喷洒在预钛薄膜表面,烘干得到混合薄膜;将带混合薄膜的氧化铝基板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潮湿环境下静置反应2‑5h,然后采用热氮气吹尾10‑20min,烧结1‑3h,得到带钛酸锂薄膜的氧化铝基板;将带钛酸锂薄膜的氧化铝基板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至不再溶解,取出不溶物,蒸馏水洗涤烘干得到钛酸锂薄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艺能耗高的问题,利用钛源与锂源的溶剂相溶性,形成薄膜渗透结构,达到复合前处理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领域,涉及钛酸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锂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Li2TiO3,其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熔点1520-1564℃,不溶于水,有很强的助熔性质。可用于含钛釉原料,用量少即具有助熔性质,可用做助熔剂。钛酸锂由于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良好的倍率性和可靠的安全性,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钛酸锂主要采用二氧化钛与碳酸锂共加热至950℃来制取,这也是目前最为常规的制备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950℃的工艺温度,造成能耗极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能耗高的问题,利用钛源与锂源的溶剂相溶性,形成薄膜渗透结构,达到复合前处理的稳定。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钛醇液;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的的浓度为100-120g/L,搅拌均匀的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
步骤2,将乙醇锂加入至无水乙醇中,低温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锂醇液;所述乙醇锂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80-100g/L,低温搅拌的温度为1-5℃,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
步骤3,将钛醇液均匀喷洒在氧化铝基板上,烘干得到预钛薄膜;然后将锂醇液均匀喷洒在预钛薄膜表面,烘干得到混合薄膜;所述钛醇液的喷洒量为5-10mL/cm2,烘干的温度为80-90℃,所述锂醇液的喷水量为10-20mL/cm2,烘干温度为75-85℃;
步骤4,将带混合薄膜的氧化铝基板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潮湿环境下静置反应2-5h,然后采用热氮气吹尾10-20min,烧结1-3h,得到带钛酸锂薄膜的氧化铝基板;潮湿环境的湿度为30-40%,温度为70-80℃,热氮气的温度为100-120℃,吹尾速度为5-10mL/min,烧结温度为300-500℃;
步骤5,将带钛酸锂薄膜的氧化铝基板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至不再溶解,取出不溶物,蒸馏水洗涤烘干得到钛酸锂薄膜;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10-13,烘干温度为100-120℃。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艺能耗高的问题,利用钛源与锂源的溶剂相溶性,形成薄膜渗透结构,达到复合前处理的稳定。
2.本发明利用氧化铝在碱液中的溶解性,与钛酸锂薄膜形成固液分离,同时氧化铝在碱液中极易回收,重新转化为氧化铝基板,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一种钛酸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