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133.3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龙;孙彦民;苏少龙;孟广莹;李世鹏;张利杰;钟读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00 | 分类号: | C04B11/00;C01F11/46;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钙 高温 分解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抑制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稀土矿渣10~20%、锰矿渣30~40%、氧化钡10~20%、电石渣20~30%。本发明所用材料稀土矿渣和锰矿渣均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多种有金属元素,与硫酸钙高温下具有优异的化学共熔性,以较少的量添加至硫酸钙中,可以明显提高硫酸钙的热稳定性,从而抑制硫酸钙高温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材生产或高温固硫技术的硫酸钙分解抑制剂。
背景技术
作为大宗工业品,硫酸钙在国内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广泛,作为生产原料在建筑材料和水泥领域用量巨大,此外在橡胶、塑料、肥料、农药、油漆、纺织等领域也长期使用。
硫酸钙在不同应用领域应用时,对其性能要求各有差异,部分行业对其高温耐受性要求较为严格,而国内的硫酸钙化学品极少具备超过900℃温度不分解产品。工业级硫酸钙化合物在600℃时就开始出现分解,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逐渐升高,在1200℃~1300℃可以快速完全分解(2CaSO4=2CaO+2SO2+O2)。
随着我国近年来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宗化学品市场发展已经进入饱和阶段,同质化化学品市场竞争激烈,精细化学品制造及使用已经进入起步阶段。近年来化学助剂研发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聚焦于硫酸钙化合物的改性剂产品研发也引起越来越多关注,通过加入化学添加剂可以大幅提高硫酸钙的高温稳定性,可使硫酸钙在高温条件下转变化学组成及结构,保证其在600~1400℃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分解。
通过添加分解抑制剂化学改性制备的耐高温硫酸钙,可以用来代替传统石膏生产耐高温的板材制品,可以作为原材料与其它化工原料合成阻燃新材料,也可以作为高温型材进行深加工;硫酸钙分解抑制剂,可以用于脱硫技术,在氢氧化钙或氧化钙脱硫方法中,可防止脱硫产物硫酸钙受热后发生二次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该抑制剂能够改变硫酸钙高温下化学结构,从而提高硫酸钙高温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其组分包括稀土矿渣、锰矿渣、氧化钡、电石渣,其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组成,稀土矿渣10~20%、锰矿渣30~40%、氧化钡10~20%、电石渣20~30%。
其中,稀土矿渣包含镧氧化物和铈氧化物,镧氧化物含量≧2%,铈氧化物含量≧3%。
其中,锰矿渣中二氧化锰含量5~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的制备方法:1)将稀土矿渣经过煅烧窑除水处理,煅烧窑为辊道窑、梭式窑或网带窑,煅烧窑温度180~220℃,维持温度2小时,矿渣含水率2%;2)将锰矿渣经过煅烧窑除水处理,煅烧窑温度180~220℃,维持温度2小时,矿渣含水率2%;3)干燥后的稀土矿渣和锰矿渣分别经过球磨机粉磨,粉磨后粉料过筛保证粒径0.44~0.77mm。4)将粉磨后的稀土矿渣、粉磨后的锰矿渣、氧化钡和电石渣按照配比加入至混料机,混合均匀,得到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
本发明一种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使用时,加入到硫酸钙中的添加量为1~7wt%。本发明的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使用时只需要加入到硫酸钙中,利用混料机与硫酸钙均匀混合即可。掺加不同比例高温分解抑制剂的硫酸钙可以在高温环境中稳定存在,温度场适用范围400℃~1400℃,在此高温范围内硫酸钙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硫。
本发明的硫酸钙高温分解抑制剂中,锰元素、钡元素、铝元素等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硫酸钙发生化学反应,与硫酸钙晶体分子的部分骨架原子反生替换和交联,生成含有硫酸钙的复杂化合物;稀土元素可以增强硫酸根四面体和钙离子的配位化学能,提高高温下硫酸钙分子间化学键能,保持化学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