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390.7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江武;朱六龙;何帆;何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F5/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颈椎 脱位 颅骨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包括柜体,柜体顶端一侧转动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把柜体可拆卸的连接在病床上,柜体顶端竖直设有伸缩件,伸缩件的顶端设有用于导向牵引绳的导向机构,柜体内部设有牵引件,柜体顶端开设有通孔,且牵引绳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卷绕在牵引件的输出端上。本发明中可以灵活的适应病床高度;便于跟随病床一起搬运患者;牵引力的增加线性过渡、可以持续增重,利于颈部肌肉放松和颈椎蠕变,利于复位,降低人力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颅骨牵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下颈椎脱位(常指第3-7颈椎)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损伤,常导致颈椎关节突关节单侧或双侧的半脱位和全脱位,甚至合并椎体、椎板、棘突的骨折,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迅速恢复椎体序列和椎管有效容积,缩短脊髓受压时间,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显得十分重要。
大多数学者认为最安全可靠和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轴向颅骨牵引复位。
然而目前颈椎脱位伴交锁时,传统的肩部固定式颅骨牵引装置复位困难。使用传统的肩部固定式颅骨牵引装置的方法是:先用一定起始重量牵引,数小时后拍片透视,若未能复位则继续增加一定的牵引重量。反复重复操作,直至重量达到最大牵引重量,若未复位,则行手术治疗。此传统方法成功率低,耗费大量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患者的神经功能进在此期间中因脊髓继发性损伤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肩部固定式颅骨牵引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1.跳跃式增重,不利于颈部肌肉放松和颈椎蠕变,牵引重量有可能超过临界值导致过度牵张损伤;
2.无限制长度装置,存在韧带断裂以及脊髓牵张损伤风险。
3.角度固定,难以根据牵引过程中对角度的调节要求。
4.需要在具有辅助支撑装置的病床上使用,无法在ICU、手术室和抢救室等病床上使用,使用区域受限。
5.牵引时间长,复位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具有无级、限长、变角、灵活的特点。本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具有连接组件和移动装置,可以便捷移动,方便应用于病房、ICU、手术室和抢救室等病床上。伸缩件能够调节牵拉装置的高度,可以根据病情调整牵引的角度问题;通过电动机持续缓慢增加牵引力,渐进性增力,不会出现过度供力,也利于颈部肌肉放松和颈椎蠕变。具有限距组件,防止过度牵张损伤。其优点在于,渐进性增力,不会出现过度供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包括柜体,柜体设有连接组件、伸缩件、导向机构、牵引件、牵引绳、限位组件和升降组件,
-牵引绳末端设有用于同患者颅骨连接的牵引器;
-连接组件用于把柜体可拆卸的连接在病床上,连接组件位于柜体侧壁,
-伸缩件下端连接柜体顶部,伸缩件上端连接导向机构,伸缩件用于调整导向机构所处的水平高度;
-牵引件设置于柜体内侧,柜体顶端开设有通孔,牵引绳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卷绕在牵引件的输出端上;牵引件采用具有牵引力可线性调整的驱动电机;
-导向机构与患者所处的水平高度相同,导向机构用于将牵引器的牵引力调整至水平方向上;
-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垫和限位杆,所述限位垫用于抵接在患者肩部,限位杆连接至升降组件;
-升降组件同柜体相固定,升降组件用于调整限位垫的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颈椎脱位的颅骨牵引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盘及其自适应跟随式防倒装置
- 下一篇:磨煤机入口风道的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