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马齿浮床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576.2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焦海峰;刘红丹;金信飞;尤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A01G2/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马 齿浮床 培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马齿浮床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包括外框和位于外框内的浮板,浮板上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内的网格底托是透水结构,且位于水面以下,海马齿苗移栽于种植孔后,周围被水浸泡,发芽生根的几率大增,增加了首次移栽的成活率;网格底托是透水结构,海马齿一旦在网格底托上面生根,可透过孔径下伸到水体中增加了海马齿成活的几率;辅槽起支架与辅助作用,拓展了海马齿向上的空间,海马齿生长后,茎叶先越过辅槽后横向的匍匐生长,增加了其立体生长空间;继续生长后,其枝节会蔓延到浮板的孔槽中,海马齿一旦生长到孔槽的位置,便有了与水体的第三次接触的机会,同时部分常节会在此生根,从而进一步拓展海马齿培育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马齿浮床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属于海马齿人工栽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隶属于番茄科海马齿属,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名滨水菜,自然状态下主要生长在海边沙地及河流入海口两岸滩涂地带,也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广东、海南等省份重要的红树林常见伴生植物。海马齿的栽培环境广泛,既可以在滩涂或沙地上生存,也可以在水培条件下生长,同时它对盐度具有广谱适宜性,既可以淡水中生存、也可以在海水中生存。研究发现,海马齿对水体中的氮、磷、重金属等元素具有较好吸附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态浮床的构建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中。
经过前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经人工干预,海马齿可以实现在海区内的生长(一种海马齿的海上复合养殖浮床,CN201620032715.X),但其人工培育的技术方法还不够成熟。同时在海区培育过程中,也存在较大问题:当前的培育方式是“单株插苗”,插苗后前期的死苗现象严重,一般每个浮床的株苗死亡率均在20%左右,虽然后期通过补苗,可以提高浮床耐盐植物的成活率(一种耐海水的生态浮床,CN200910111411.7),但如何提高株苗的成活率是当前研究的关键;实验中同时发现,“单株插苗”的海马齿生长过程中仅靠“单茎”与水接触,单茎的供养能力有限,限制了海马齿的生长,此外单茎一旦死亡,会造成整株海马齿的死亡,如何提高海马齿与水的接触面,是本发明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据资料记载和实地观察发现:海马齿茎平卧或匍匐,一般长20-50cm,多分节;水培时,常节与水接触后便能生根。本发明专利是采用海马齿常节生根的习性和增加海马齿常节与水的接触面积的整体思路来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海马齿浮床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马齿水培前期成活率低、单茎易断裂、单株后期生长慢、整体水培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海马齿浮床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海马齿浮床培育装置:
将四根塑料管通过四根接头或角通连接后粘合,构成框架形状的外框;将一块浮板放置于外框内部,浮板的四边固定于外框的四边上,浮板的底面被大孔径聚乙烯网包裹住,防止浮板逃逸;在浮板上开设多个圆形的开槽,多个开槽成列排布,共设置四列,每列开槽的走向与外框的短边相平行;每个开槽配设一个种植槽;种植槽的主体为圆台体形状的辅槽,辅槽的上底和下底均为圆形,且上底面积大于下底面积,辅槽的内部中空,上底和下底均为开口设计,辅槽的下底设有圆盘状的网格底托,网格底托的中央设有一个圆形的种植孔;将圆台形状的辅槽放置于开槽内,使网格底托低于浮板的底面;沿着浮板短边的方向、在浮板上开设孔槽,每两列种植槽之间开设一道孔槽,共开设三道孔槽;
(2)准备海马齿苗种:
在自然海区剪取海马齿枝节,剔除海马齿多余的枝节,仅保留叶片4-6片,海马齿枝节长度以不低于10cm,这样的海马齿枝节作为海马齿苗种;
(3)海马齿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吸尘设备及过滤系统
- 下一篇:手持式吸尘设备及电源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