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取值模型、衍射光学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3735.9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桑建新;万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射 光学 元件 模型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取值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取值模型区域内至少划分成三个色彩取值区域和空白区域;
每个色彩取值区域至少包括一个色彩取值单位,所述色彩取值区域内的色彩取值单位由中心开始顺次按渐开线展开方式排布,用于设定衍射光学元件中光栅子结构的排列方式;
所述三个色彩取值区域包括第一色彩取值区域、第二色彩取值区域、第三色彩取值区域,所述第一色彩取值区域和第二色彩取值区域相对设置,且相向背离的边与所述取值模型区域共边;
所述第三色彩取值区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取值子区域,每个取值子区域和空白区域交叉设置,且共同分布在第一色彩取值区域和第二色彩取值区域的领域中;
所述第一色彩取值区域包括按阵列排布的256个色彩取值单位R0~R255;
所述第二色彩取值区域包括按阵列排布的256个色彩取值单位B0~B255;
所述第三色彩取值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按阵列排布的128个奇数色彩取值单位G1、G3、G5......G255,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阵列排布的128个偶数色彩取值单位G0、G2、G4......G254;
所述第一子区域的色彩取值单位G1、G3、G5......G255或第二子区域的色彩取值单位G0、G2、G4......G254均按照空心色彩取值单位矩阵排布,且空心色彩取值单位矩阵的中心区域和周围区域组成空白区域填充;
或;
所述第一子区域的色彩取值单位G1、G3、G5......G255或第二子区域的色彩取值单位G0、G2、G4......G254均按照色彩取值单位和空白单位交叉设置且呈矩阵排布,其中空白单位组成空白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取值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取值模型区域呈圆形或边多于2的任意多边形。
3.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取值模型生成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衍射光学元件子单元,每个衍射光学元件子单元包括三个光栅子结构和一个空白结构;
每个光栅子结构利用取值模型区域中一个色彩取值区域进行色彩取值,并在所述色彩取值区域对应的预设光栅子结构上根据色彩取值后的色彩取值单位对应的坐标制作出凹凸槽形光栅浮雕微结构作为光栅子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三个光栅子结构包括第一光栅子结构、第二光栅子结构、第三光栅子结构;
所述第一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一色彩取值区域中色彩R值坐标在第一预设光栅子结构上制作得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一色彩取值区域中256个色彩取值单位R0~R255对应的排布方式,由中心开始顺次按渐开线展开方式排布;
所述第二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二色彩取值区域中色彩B值坐标在第二预设光栅子结构上制作得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二色彩取值区域中256个色彩取值单位B0~B255对应的排布方式,由中心开始顺次按渐开线展开方式排布;
所述第三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三色彩取值区域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中色彩G值坐标在第三预设光栅子结构上制作得到;所述第三预设光栅子结构按照第三色彩取值区域中第一子区域的128个奇数色彩取值单位G1、G3、G5......G255和第二子区域的128个偶数色彩取值单位G0、G2、G4......G254对应的排布方式,由中心开始顺次按渐开线展开方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预设光栅子结构的截面呈均匀的波浪状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基材包括光致抗蚀剂,树脂,金属,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7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