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的方法及其使用的SNP引物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3973.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温常龙;张建;杨静静;罗江;毛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闫书宁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黄瓜 杂交种 纯度 方法 及其 使用 snp 引物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的方法及其使用的SNP引物组合。本发明所提供的SNP引物组合由8个引物组组成;每个引物组由3条引物序列组成,用于扩增一个SNP位点;各个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4所示。该SNP引物组合可在黄瓜杂交种的种子或幼苗期进行早期鉴定,保证杂交种的纯度,切实保护生产者和育种家的权益,并为黄瓜品种的种子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通量、准确、低成本、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等有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的方法及其使用的SNP引物组合;杂交种指杂交一代种,可能有亲本混杂。
背景技术
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可四季栽培,周年供应,栽培面积已达139.6万公顷,占全国蔬菜栽培面积的6.2%。随着育种进程的加快,黄瓜新品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黄瓜育种企业较小且分散,黄瓜种子的质量管理未能有效跟进,存在很多假冒伪劣、纯度不合格的种子,因此导致的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2017年4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实施以来,全国申请登记的黄瓜品种已达1607个,且93%以上为杂交一代种(以下简称杂交种)。杂交种进入市场前,均需要进行纯度鉴定。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3543.7-1995)的规定,黄瓜杂交种的纯度不低于98%。与传统的田间纯度鉴定相比,基于DNA的分子检测技术成本低、省时高效。因此,筛选获得基于DNA检测技术的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的分子标记组合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第三代分子标记SNP,以其数量多、分布广、遗传稳定等优点受到广泛重视。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大规模黄瓜重测序成为可能。基于分析黄瓜变异组信息,可以挖掘更加稳定高效的SNP位点。采用等位基因竞争性特异PCR法,开发其特异性引物,最终获得样本在SNP位点的基因型。
目前,我国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DNA分子检测主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法,但是SSR引物的研发没有参考黄瓜基因组变异组信息,存在不真实变异情况;SSR引物筛选所用的品种数量较少,且不能代表我国当前市场的销售品种;另外受限于SSR检测方式极易导致不真实、假阳性、假阴性结果;不能适应自动化、高通量、大规模的要求。与SSR标记相比,SNP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变异清晰稳定容易检测,真实性准确性高;每个作物均有数以百万计SNP可供选择;适宜于高通量、低成本、自动化快速检测,可减少人为误差;SNP分型无需对照品种,以准确的碱基呈现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定黄瓜杂交种纯度。
本发明首先保护SNP位点组合,可包括黄瓜基因组的8个SNP位点;所述8个SNP位点如下:HGSNP01位点为4号染色体上的第16975775位核苷酸;HGSNP02位点为5号染色体上的第9582207位核苷酸;HGSNP03位点为1号染色体上的第17508118位核苷酸;HGSNP04位点为1号染色体上的第1976800位核苷酸;HGSNP05位点为5号染色体上的第4054461位核苷酸;HGSNP06位点为6号染色体上的第20929474位核苷酸;HGSNP07位点为3号染色体上的第8333363位核苷酸;HGSNP08位点为5号染色体上的第2133319位核苷酸。
所述SNP位点组合具体可由上述8个SNP位点组成。
本发明还保护SNP引物组合,可包括用于扩增所述CuSNP01的引物组1、用于扩增所述CuSNP02的引物组2、用于扩增所述CuSNP03的引物组3、用于扩增所述CuSNP04的引物组4、用于扩增所述CuSNP05的引物组5、用于扩增所述CuSNP06的引物组6、用于扩增所述CuSNP07的引物组7、用于扩增所述CuSNP08的引物组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