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4394.7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余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龙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9/16 | 分类号: | B21B19/16;B21B31/02;B21B35/12;B21B13/02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无缝钢管 冷轧 设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包括轧机底座,所述轧机底座上设置冷轧导向槽,且在冷轧导向槽两侧槽壁面上设置导向滑轨,所述冷轧导向槽的槽内中部设置连接隔板,且冷轧导向槽两端槽端部设置运行驱动电机,所述导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滑移轧架,所述运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滑移轧架活动穿接,且驱动螺杆另一端与连接隔板搭接,所述滑移轧架在导向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本发明可同时对多根不同管径的无缝钢管进行冷轧,且冷轧过程由轧辊在管体表面的来回移动以及自身旋转来实现,取代人工操作轧机轧制的生产方式,一次可同时完成多根不同管径的钢管轧制,轧制效率高,且无缝钢管的表面冷轧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无缝钢管的生产主要包括冷轧和热轧,其中小直径无缝钢管的轧制方式以冷轧方式为主,而我国无缝钢管目前轧制工艺和装备比较落后,效率都比较低,特别是冷轧方面,冷轧设备的轧辊在往复运动一次过程中需要轧制工件只给进一次,轧制钢管一次,且每次只轧制一根钢管,也就是在轧辊往复运动的一个循环周期内,轧辊只做功一次,目前国内的无缝钢管冷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采用的大都是这种轧制工艺和设备,这就必然造成目前国内无缝钢管冷轧行业的低效率、高能耗和高成本。在此背景下,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可同时对多根不同管径的无缝钢管进行冷轧,且冷轧过程由轧辊在管体表面的来回移动以及自身旋转来实现,取代人工操作轧机轧制的生产方式,一次可同时完成多根不同管径的钢管轧制,轧制效率高,且无缝钢管的表面冷轧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包括轧机底座,所述轧机底座上设置冷轧导向槽,且在冷轧导向槽两侧槽壁面上设置导向滑轨,所述冷轧导向槽的槽内中部设置连接隔板,且冷轧导向槽两端槽端部设置运行驱动电机,所述导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滑移轧架,所述滑移轧架上设置竖向开槽,所述竖向开槽内滑动连接竖移轧板,且在竖向开槽的顶端槽口固定升降调位液缸,所述升降调位液缸活塞杆穿过滑移轧架顶端且在活塞杆端固定驱动架板,所述竖移轧板上端部两侧固定推拉杆,且推拉杆穿过滑移轧架顶端与驱动架板两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移轧板上设置有一排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穿接中空轧辊,所述中空轧辊一侧端设置凸起圈部,且在凸起圈部的圆柱表面为齿形面,且中空轧辊另一侧端螺纹连接固位螺套。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与滑移轧架活动穿接,且驱动螺杆另一端与连接隔板搭接,且所述滑移轧架上设置与驱动螺杆旋接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轧架在导向滑轨上设置有两个,且滑移轧架两侧外端面设置与导向滑轨配接的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开槽的两侧槽壁面上设置导接槽,且竖移轧板两侧端面上设置与导接槽滑动卡接的凸起导条。
进一步地,所述竖移轧板在连接通孔的一侧设置安装孔槽,所述安装孔槽内固定旋转驱动电机,且旋转驱动电机转轴固定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凸起圈部的齿形面啮合,且一排连接通孔的孔径从上至下逐一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孔两侧孔口设置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与中空轧辊穿接,所述中空轧辊的中心孔内穿接钢管。
一种上述的高精度无缝钢管冷轧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运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旋转,驱动滑移轧架沿导向滑轨移动至冷轧导向槽内的起始位置;
2)升降调位液缸驱动驱动架板上下移动,由驱动架板通过推拉杆带动竖移轧板沿竖向开槽的导接槽上下移动,调节竖移轧板上的中空轧辊高度至合适位置;
3)将相应管径的钢管从竖移轧板上中空轧辊的中心孔穿过,且相应钢管的两端与相应的中空轧辊中心孔穿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龙钢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龙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吸式海产品捕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混组合桥梁面板湿接缝构造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