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4693.0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诸毅;张汝壮;张晓艺;方兴斌;李影辉;刘菁菁;孙爽;徐日;宋厚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污染 土壤 微生物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筛分预处理,去除杂物;自下往上,自内往外堆放待修复土壤,堆放的同时在待修复土壤土堆内铺设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的输送管和加热管;打开并分别调节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输送管和加热管,调整待修复土壤土堆内的环境至石油烃降解菌最佳反应的环境条件;静置设计要求时间;检测待修复土壤土堆的石油烃成分;拔出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输送管和加热管;拆解修复后的土堆,进行回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配合石油烃降解菌对土壤中石油烃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修复周期短,处理能力高,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多,促进了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石油生产、存储、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石油烃类物质的溢出和排放,造成土壤及水体的石油污染。在某油田的重度污染区内,土壤的含油量已经达到10000mg/kg以上,是临界值(200mg/kg)的50多倍,严重影响了油田附近的生态环境。
石油烃类物质引起的土壤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除物理、化学方法外,微生物处理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处理效果好、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也是迄今为止处理石油烃土壤污染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但微生物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好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石油烃土壤污染微生物处理中石油烃降解菌生存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筛分预处理,去除杂物;
筛分预处理能在去除杂物的同时提高土壤的松散程度。
S2.自下往上,自内往外堆放待修复土壤,堆放的同时在待修复土壤土堆内铺设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的输送管和加热管;
S3.打开并分别调节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输送管和加热管,调整待修复土壤土堆内的环境至石油烃降解菌最佳反应的环境条件;
本处所指的调整是指,调节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各成分的输送流量大小及有无、调节加热管的温度。所述的最佳反应的环境条件一般是土壤pH值为6~8,温度保持在25℃-40℃。
S4.静置设计要求时间;
本处所指的静置设计要求时间是指,在维持最佳反应的环境条件下该石油烃含量土体工艺要求的静置时间。期间如果土体环境脱离了最佳反应的环境条件,应按照S3步骤中的措施进行调整。
S5.检测待修复土壤土堆的石油烃成分,若石油烃成分含量高于目标值则返回S3步骤,若石油烃成分含量低于目标值则进入S6步骤;
本处所指的检测,可以是采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S6.拔出石油烃降解菌、pH调节剂、营养物质输送管和加热管;
S7.拆解修复后的土堆,进行回填。
通过在土堆内布置输送管和加热管不仅方便进行土体环境调节,而且还方便拆解拔出,从而可以在拔出后直接用大型机械对土堆进行拆解,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设计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提升了现有石油烃降解菌的工作效率,通过堆设土堆对外部环境扰动小、对外部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二次污染问题较小。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与加热管等距交替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驾驶超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硅油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