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4735.0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周继昆;张平;黄海莹;李翀;何丽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许驰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炮弹 侵彻高 冲击 过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上位机控制与数据回读分析软件和下位机嵌入式软件;
用于执行下位机嵌入式软件的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上位机控制与数据回读分析软件发送的定时上电时间参数、过载信号负延迟存储长度参数、过载信号触发采集阈值的存储器、用于控制压阻传感器和仪用差分放大器开关的管开关器件和用于计时的定时器;
当定时器定时时间大于定时上电时间参数时,管开关器件开启压阻传感器和仪用差分放大器,处理器采集仪用差分放大器输出的冲击过载信号,并与过载信号触发采集阈值进行比较,当冲击过载信号持续大于阈值时,处理器将采集的过载信号存储于存储器中,若未达到阈值时,处理器将采集的过载信号按照过载信号负延迟存储长度参数存储于存储器中,测试后,将存储器存储的测试数据回传至上位机进行后续处理;
防护结构;防护结构设置于炮弹内腔,防护结构包括壳体和端盖,硬件系统集成于壳体内部,端盖封装于壳体开口处,硬件系统的线缆通过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还包括固定于壳体尾端的防冲击缓冲垫,防冲击缓冲垫靠近撞击的一端设置,防冲击缓冲垫形成为片状结构,防冲击缓冲垫的长、宽、高尺寸分别小于壳体的长、宽、高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还包括固定于端盖上的防反冲缓冲垫,防反冲缓冲垫形成为片状结构,且防反冲缓冲垫设置用于线缆通过的孔洞,防反冲缓冲垫的长、宽、高尺寸分别小于壳体的长、宽、高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还包括侧向缓冲垫,侧向缓冲垫固定于壳体侧壁与炮弹内腔壁之间。
5.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炮弹侵彻高冲击过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上位机控制与数据回读分析软件向硬件系统发送定时上电时间参数、过载信号负延迟存储长度参数和过载信号触发采集阈值三个控制参数;
硬件系统接收三个控制参数并存储在存储器内,然后掉电,重启系统,回调存储器中的三个控制参数至处理器中;
打开定时器,设定管开关器件驱动IO口为高电平,关闭压阻传感器与仪用差分放大器的电压,定时器持续计时;
当定时器定时时间大于设置的定时上电时间参数时,设置管开关器件驱动IO口为低电平,压阻传感器和仪用差分放大器上电,处理器开始采集仪用差分放大器输出的过载信号,并与过载信号触发采集阈值信号进行比较;
当冲击过载信号持续大于阈值信号时,采集的过载信号实时存储于存储器中,若未达到阈值,则将采集的过载信号按照负延迟存储长度参数存储于存储器中;
测试后,将存储器的测试数据回传至上位机中进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