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5031.5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征征;赵永州;吕光宙;刘伟鑫;卢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D37/16;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侧梁腔 体表 凹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及方法,通过设计一套通用的调修装置,结合火焰加热,利用螺栓拧紧力,拉拔凹陷部位,实现腔体结构凹陷缺陷的快速修复。具体的,先将固定杆通过点固焊的方式,焊接到凹陷部位。增加垫铁装置及止挡装置。对凹陷区域及周围火焰加热,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控制温度850—900℃。迅速拧螺纹杆,利用拧紧力拉拔凹陷部位。待冷却至200℃左右,拆卸各装置,利用打磨工具打磨点固焊焊缝,同时将点固焊连接部位打磨圆弧过渡,恢复表面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凹陷调整装置及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人发现,在转向架侧梁构架整体焊接及调修后,受结构内应力影响,易造成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变形,进而形成凹陷,造成工件表面平面度无法满足要求,但是在该领域目前无相应成熟且快捷的调修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解决轨道车辆腔体结构表面凹陷问题,提高产品外观质量,降低因部件表面凹陷造成的报废。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车辆结构表面的凹陷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包括固定件、调节件、止档件和支撑件;
所述的支撑件设置于转向架侧梁凹陷位置的两侧,用于支撑止档件;
所述的止档件放置在支撑件上,对调节件的轴线位移进行限位;
所述的固定件,其一端固定于转向架侧梁的凹陷位置,另外一端穿过止档件,与调节件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调节件对固定件施加与凹陷相反方向的拉拔力,实现凹陷的调整。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用于对转向架侧梁的凹陷区域以及周围进行加热,使其达到设定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装置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的测温装置用于检测凹陷区域以及周围加热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顶部设有一个与其垂直的手柄。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侧梁腔体表面调凹陷的方法,如下;
将拉拔装置固定在转向架侧梁的凹陷部位;
对转向架侧梁的凹陷区域及周围进行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
利用拉拔装置拉拔凹陷部位;
冷却至设定温度,拆除拉拔装置,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将拉拔装置固定在转向架侧梁的凹陷部位,具体如下:
将固定件一端固定在转向架侧梁的凹陷部位;在转向架侧梁凹陷位置的两侧设置支撑件;在支撑件上放置止档件,且固定件的另外一端穿过止档件;将调节件与止档件通过螺纹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调节件的旋转圈数,实现对拉拔力大小的调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拔力的大小根据凹陷深度及回弹系数进行调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拉拔的过程中,同时观察转向架侧梁表面状态,并辅助检测凹陷周围平面度,行程达到反弹量后停止拉拔。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5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喷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焦设备及其调焦模块、调焦模块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