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5546.5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7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清;张志华;夏委;胡道宇;陈慧星;冯馨月;胡良辉;余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8;H02N15/00;B60L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连接 零磁通 线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该零磁通线圈包括上回路线圈、下回路线圈、第一上下回路过渡段和第二上下回路过渡段,其中,所述上回路线圈包括上回路左侧段、上回路右侧段、第一软连接结构和第二软连接结构,所述上回路左侧段与所述上回路右侧段通过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下回路线圈包括下回路左侧段、下回路右侧段、第三软连接结构和第四软连接结构,所述下回路左侧段与所述下回路右侧段通过所述第三软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软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上回路线圈与所述下回路线圈通过所述第一上下回路过渡段和所述第二上下回路过渡段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轨道梁交界处零磁通线圈的安装和设计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
背景技术
安装于磁悬浮列车两侧轨道上的零磁通线圈与安装在磁悬浮列车上的超导磁体相互作用为磁悬浮列车提供悬浮力和推进力,零磁通线圈是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磁通线圈由于其特殊的用途,长期工作于电气载荷、机械载荷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之下,因此零磁通线圈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要考虑到零磁通线圈的运行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受到制造条件的限制,安装零磁通线圈的轨道梁通常都是由多个分段轨道梁拼接而成的。如果只是为了零磁通线圈的安装,每一段轨道梁的长度都可以设计成零磁通线圈沿列车行进方向长度的整数倍,但是轨道梁上除了要安装零磁通线圈之外,还要安装其他很多分系统。因此,在多个分系统兼顾的情况下,零磁通线圈可能就要安装到两段轨道梁交界处。轨道梁通常是由混凝土制成,在安装轨道梁时在两段轨道梁接头处都要留有一定的安装间隙,以保证轨道梁在受热膨胀时不会相互挤压。
因此,在受到自然环境冷热交替的影响下,轨道梁交界处就相当于是一个活动的关节,这对安装于轨道梁交界处的零磁通线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能够解决轨道梁交界处零磁通线圈的安装和设计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该零磁通线圈包括上回路线圈、下回路线圈、第一上下回路过渡段和第二上下回路过渡段,其中,
所述上回路线圈包括上回路左侧段、上回路右侧段、第一软连接结构和第二软连接结构,所述上回路左侧段与所述上回路右侧段通过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下回路线圈包括下回路左侧段、下回路右侧段、第三软连接结构和第四软连接结构,所述下回路左侧段与所述下回路右侧段通过所述第三软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软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上回路线圈与所述下回路线圈通过所述第一上下回路过渡段和所述第二上下回路过渡段连接。
优选的,该零磁通线圈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上回路线圈和所述下回路线圈具有软连接结构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的第一凹槽、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的第二凹槽、用于支撑所述第三软连接结构的第三凹槽和用于支撑所述第四软连接结构的第四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为板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材料为非导磁且非导电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回路左侧段的顶端与所述上回路右侧段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回路左侧段的底端与所述上回路右侧段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三软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回路左侧段的顶端与所述下回路右侧段的顶端之间,所述第四软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回路左侧段的底端与所述下回路右侧段的底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软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软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软连接结构的材料均为柔性导电材料。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材料为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5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考电压保持电路和具该电路的感测放大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双屏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