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5547.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松;周红梅;莫劲梅;刘书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角 虫害 预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包括:将暴晒后的桐油枯、松木枯、椴木枯以及黑胡桃粉碎成200~400目碎渣,所得碎渣60~100份、腐熟后的农家肥10~15份、细沙30~60份、海藻10~20份、田土200~400份以及有机硅油3~5份搅拌均匀;苗床从下往上依次施上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生石灰层、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多菌灵层以及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其厚度分别为3~5cm、1~2cm、4~6cm、1~2cm、2~5cm;在苗床上挖4~8cm深、行间距为25~35cm的沟使得种子播种在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中,用点播的方法在沟里播种后再覆上5~8cm厚的细沙层,最后盖上一层草帘子。本发明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八角虫害的感染,降低虫害感染的传播,减少植物源农药的施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防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
背景技术
八角,是八角茴香料/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作为香料、调味料以及中药的应用广泛,是我国南亚热带经常种植的经济树种。在八角生长过程中,极容易受病虫害的危害,且有些虫害具有传染性,一棵树被感染后,便迅速传染到周围其他树上,造成八角种植的大范围死亡,八角在感染虫害后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药剂治疗,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制定综合的预防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八角虫害的感染,减少植物源农药的施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其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八角虫害的感染,降低虫害感染的传播,减少植物源农药的施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包括:育苗阶段:包括种子处理过程、苗床土准备过程以及点播过程;其中苗床土准备过程、和点播过程包括:
步骤一:将暴晒后的桐油枯、松木枯、椴木枯以及黑胡桃粉碎成200~400目碎渣,其中所述桐油枯、松木枯、椴木枯以及黑胡桃的重量比为6~8:4~6:6~8:1;
步骤二:取重量份计的原料土:步骤一所得碎渣60~100份、腐熟后的农家肥10~15份、细沙30~60份、海藻10~20份、田土200~400份以及有机硅油3~5份搅拌均匀;
步骤三:苗床从下往上依次施上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生石灰层、经紫外光灯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多菌灵层、多孔塑料薄膜层以及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其中从下往上的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生石灰层、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多菌灵层以及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厚度分别为3~5cm、1~2cm、4~6cm、1~2cm、2~5cm;
步骤四:在苗床上挖4~8cm深、行间距为25~35cm的沟使得种子播种在经紫外光杀菌后的原料土层中,用点播的方法在沟里播种后再覆上5~8cm厚的细沙层,最后盖上一层草帘子;
步骤五:播种后20~25天后揭去草帘子,并搭建北高南低的遮荫棚,早晚浇水以保持苗床面湿润;
步骤六:在苗高达到3~5cm时施尿素,15~20cm时再次施尿素即可在第二年春天新顶芽未萌动前起苗定植。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虫害的预防方法中所述种子处理过程包括:
第一步:收集饱满度良好的种子用甘油浸泡1~2天后用壳聚糖将其包裹,并将其放置在底部铺在鹅软石的容器里,并将其放置在0~5℃的环境下冷藏20~50天;
第二步:取第一步所得种子用小刀将种子表面壳聚糖划开,并放置于室内晾晒5~8天,每天翻1~2次备用。
优选的是,步骤三所述紫外光灯的光谱范围350~450nm。
优选的是,步骤三所述紫外光灯的功率为120~2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师范大学,未经南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55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