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6055.2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超;田一梅;刘云慧;郑波;郑国磊;李嘉鑫;于甜甜;吴秀丽;蔡诚;李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B01J19/18;G01N17/02;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究 自来水 管壁 腐蚀 微生物 生长 电化学 反应 系统 | ||
1.一种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蠕动泵(4)、供水水箱(8)、水箱出水闸阀(2-5)、回路控制闸阀(2-6),所述水箱出水闸阀(2-5)的a阀口通过管路与供水水箱(8)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箱出水闸阀(2-5)的b阀口通过管路与反应器(1)的进水口(12)连接,所述水箱出水闸阀(2-5)的c阀口通过管路与回路控制闸阀(2-6)的f阀口连接,且该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6),所述回路控制闸阀(2-6)的g阀口通过管路与供水水箱(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路控制闸阀(2-6)的e阀口通过管路与蠕动泵(4)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蠕动泵(4)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反应器(1)的出水口(13)连接;
所述反应器(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应器盖(9)、反应器柱壁(10)、反应器底座(11),所述反应器柱壁(10)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反应器盖(9)顶部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底部连接搅拌桨(14),所述反应器柱壁(10)内设置有挂片(15),且挂片(15)上端与反应器盖(9)连接,下端悬空,所述搅拌桨(14)和挂片(15)均位于反应器柱壁(10)内部;
所述反应器(1)设置有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从反应器盖(9)上端中部插入反应器柱壁(10)内部,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参比电极(17)、温度计(18)、辅助电极(19)、工作电极(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水箱(8)顶端内部设置有紫外灭菌灯(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进水口(12)与水箱出水闸阀(2-5)的b阀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3),所述蠕动泵(4)的出水口与回路控制闸阀(2-6)的e阀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与流量计(3)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反应器进水闸阀(2-1),所述反应器(1)与蠕动泵(4)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反应器出水闸阀(2-2),所述蠕动泵(4)和换热器(5)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泵出水闸阀(2-3),所述供水水箱(8)进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管路末端出水闸阀(2-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盖(9)、反应器柱壁(10)、反应器底座(11)均采用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反应器柱壁(10)设计为透明结构,所述反应器柱壁(10)与反应器底座(11)外表面均采用避光膜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进水口(12)位于反应器柱壁(10)的上端,所述反应器(1)的出水口(13)位于反应器柱壁(10)的下端,且搅拌桨(14)位于反应器柱壁(10)内侧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探究自来水管壁腐蚀、微生物生长电化学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15)采用金属挂片,设置八组,每两个挂片(15)为一组,每组中两个挂片(15)互为平行,各挂片(15)外表面材质均匀一致,上端设有折弯扣,将挂片(15)从反应器盖(9)上端外侧插入,挂在反应器柱壁(10)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0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