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6583.8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崇庆龙;张国军;张星;沈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宝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18;B65D65/40;C08L23/06;C08L23/08;C08K9/10;C08K7/26;C08J5/18;B29C55/28;B29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收缩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及其制备工艺,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包括依次设置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包括:HDPE20~40份,LDPE40~60份,ML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3.5~6份;所述中层包括:HDPE20~40份,LDPE40~60份,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0~6份;所述内层包括:HDPE20~40份,LDPE40~60份,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0~6份;所述改性白炭黑为纳米级白炭黑经CTAB和偶联剂双层包覆制备而成,其作为抗粘连填充粒子添加于本发明体系中,凭借自身分散性好、粒径小、透光性好的优点,在保证本发明制备的PE热收缩膜抗粘连性的同时,提高了PE热收缩膜的透光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透PE热收缩膜的制备工艺,包括称料、搅料、混料、吹膜、分切收卷等操作,能够制备出厚度均匀PE热收缩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收缩膜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PE热收缩膜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柔韧性好、抗撞击与抗撕裂性强、不易破损、不怕潮、收缩率大、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商品包装、防潮性以及防尘性能优良,也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酒类、易拉罐类、矿泉水类、各种饮料类等产品的整件集合包装,并备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PE热收缩膜通常是将挤出吹塑或挤出流延法生产出的厚膜在软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的一个高弹态温度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拉伸,直至其呈薄膜;使用时,薄膜在大于拉伸温度或接近拉伸温度时依靠自身的收缩力将包装商品稳定包扎住。
在PE热收缩膜的生产中,为了适应可加工性的要求,PE热收缩膜的配方内往往需要添加抗粘连填充粒子,以使加工完成的PE热收缩膜表面粗糙起到收放卷时的抗粘连作用。传统的抗粘连填充粒子为高岭土、磷酸钙、云母粉等无机粒子,这些常用无机粒子粒径较大、分散性能差且透光性低,其添加于PE热收缩膜的配方体系中虽然解决了热收缩膜收放卷时表面的抗粘连问题,但也不可避免的降低了热收缩膜的光透过率,使收缩膜的雾度提高,进而使得PE热收缩膜不能满足部分对光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
申请号为201910154799.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PE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PE热收缩膜由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高密度聚乙烯15~22份、聚乙烯醇2~5份、聚乙烯蜡2~5份、硅藻土1~4份、碳酸钙1~5份、高岭土2~7份、茂金属聚乙烯5~15份制备而成,制备的成品PE热收缩膜具有柔韧性好,抗撞击、抗撕裂能力强,不易破损、耐潮湿、强度好、韧性强等优点。
上述发明专利的配方中添加有硅藻土、碳酸钙和高岭土,这三种填料均为无机抗粘连填充粒子,透光性差,虽然能够增强PE热收缩膜的强度和PE热收缩膜收放卷时不易发生粘黏,但是也降低成品PE热收缩膜的透光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其透光性能好且收放时不易粘结。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PE热收缩膜,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
所述外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HDPE20~40份,LDPE40~60份,ML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3.5~6份;
所述中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HDPE20~40份,LDPE40~60份,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0~6份;
所述内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HDPE20~40份,LDPE40~60份,LDPE25~40份,改性白炭黑0~6份;
所述改性白炭黑为纳米级白炭黑经CTAB和偶联剂双层包覆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宝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宝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