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6757.0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3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王列平;刘康云;黄晓瑛;郑晓蕊;宁斌科;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9/47 | 分类号: | C07D239/47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嘧酚磺酸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方法:将乙嘧酚、碱、溶剂、水依次加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升温至50~80℃,缓慢滴加N,N‑二甲基磺酰氯,滴毕,升温至回流反应,检测原料剩余5~50%时加入有机碱控制体系pH值为碱性,继续反应至结束为止。然后体系降温至50~60℃,水洗调节体系至中性,分除水相,脱除溶剂后得油状物,低温下析出固体,即为乙嘧酚磺酸酯。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三废少,收率高,是一种适合乙嘧酚磺酸酯工业化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背景
乙嘧酚磺酸酯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发明的嘧啶类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的特点,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为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梨、草莓和温室玫瑰等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的白粉病。
文献报道(DE2246645/DE2265028/DE2265312和李景侠,乙嘧酚磺酸酯合成工艺优化,《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15-116):乙嘧酚磺酸酯可由中间体乙嘧酚(5-正丁基-2-乙胺基-4-羟基-6-甲基嘧啶)与N,N-二甲胺基磺酰氯在碱性催化下合成。该反应以甲苯等作溶剂,在醇钠或氢氧化钠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回流反应生成,反应液经酸中和并水洗后,蒸除溶剂可得黑棕色油,收率70%。可见乙嘧酚磺酸酯合成一步收率较低,只有70%,产品外观也不好;经工艺优化后,此步反应产品含量与收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含量大于95%,收率由70%提高到91%,而且产品的外观为浅黄色蜡状固体产品。
其合成路线如下:
上述经改进后的工艺仍存在反应中溶剂需回流分水处理,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三废少,收率高的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方法,合成技术路线如下:
式中:
所述的乙嘧酚、碱、N,N-二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1.5:1~1.4
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溶剂量为每摩尔乙嘧酚需溶剂800ml~2000ml。
所述的催化剂为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碘化钾、18-冠-6、二环己基18-冠-6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催化剂的量每摩尔乙嘧酚需0.01%~2%。
所述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有机碱为吡啶、三乙胺、三丙胺、乙二胺、二甲胺、丙胺、异丙胺、叔丁胺、环己胺、六亚甲基四胺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有机碱的量为控制反应体系pH值9~10计量。
所述的水的用量为每摩尔原料乙嘧酚需水0.01~20ml。
所述的析出固体的低温条件为:0~10℃。
具体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