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运输的箱房结构及箱房打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6834.2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赢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B66F19/00;B65B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运输 结构 打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的箱房结构及箱房打包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底、箱顶、两块侧板以及两块端板,箱底、箱顶以及两块侧板拼接形成长方体状的箱体,两块端板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箱体的两端,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铰接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侧均铰接于铰接部,第二侧板可绕铰接部向第一侧板的外侧翻转;第一侧板远离铰接部的一侧铰接于箱底的一侧,第二侧板远离铰接部的一侧铰接于箱顶的一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固定的连接组件。该技术压缩了运输时箱房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单次运输箱房的数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箱房结构及箱房打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装箱房屋广泛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公知的集装箱房,主体部件由箱底、侧壁、端壁、箱顶构成方体状的箱房,其制造材料一般可分成三种,即钢制集装箱房、铝合金集装箱房或者玻璃钢集装箱房,此外还有木集装箱房、不锈钢集装箱房等。
现有的箱房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不仅不方便运输,而且每次运输的箱房数量有限,箱房的运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箱房结构,压缩了运输时箱房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单次运输箱房的数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箱底、箱顶、两块侧板以及两块端板,所述箱底、箱顶以及两块侧板拼接形成长方体状的箱体,两块所述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端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端板的固定组件;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沿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侧均铰接于所述铰接部,所述第二侧板可绕铰接部向第一侧板的外侧翻转;所述第一侧板远离铰接部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箱底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远离铰接部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箱顶的一侧;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固定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箱房的时候,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拼接形成侧板,并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两块端板通过固定组件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两端,进而封住箱体两端的开口;而需要运输箱房时,可拆卸两块端板,并将端板放置在箱体内,然后解锁连接组件,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铰接部相互铰接,且第一侧板与箱底铰接,第二侧板与箱顶铰接,使得向箱体内侧推动铰接部时,铰接部向箱体内侧运动,进而,第一侧板的内侧向箱底朝向箱顶的一侧翻转,第二侧板的内侧向箱顶朝向箱底的一侧翻转,使得侧板被折叠,折叠的过程中,带动箱顶下降,起到压缩箱体占用空间的作用,减小了箱房的体积,且端板放置在箱体内,进而无需占用额外的运输空间,进一步节约了运输空间,使得单次运输的箱房数量更多,且运输更方便,降低了运输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侧板可绕铰接部转动至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槽卡接配合,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卡接配合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拼接形成侧板;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的勾持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勾持并向下拉紧所述勾持部的勾持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赢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赢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