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吸式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7222.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韩臻;钱平;张林俊;赵平;郝明;韦广斌;刘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02 | 分类号: | E04H7/02;E04H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6 | 代理人: | 谢小军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变压器 储油 池排油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吸式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包括储油池和排油系统,储油池底部设置有储油池底板,排油系统包括水斗、连接管、上水平管、立管和下水平管,水斗设置在储油池底板,上水平管水平设置在储油池底板下方,上水平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水斗密闭连通,上水平管的另一端与立管的上端密闭连通,立管竖直设置,立管的下端与下水平管的一端密闭连通,下水平管的另一端连通外界,下水平管水平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油池排油,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储油池排油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常配备有若干变压器,多采用露天布置。当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漏出的油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油管排至事故油池。现有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如图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储油池底板、钢格栅、卵石层,储油池底板与钢格栅之间形成架空层,储油池的一侧为储油池侧壁及基础。排放速度若小于漏出速度,储油池内会有残油积存,造成火灾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储油池排油效率低,本发明提供一种虹吸式储油池排油系统,以提高排油效率,同时节省储油池建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虹吸式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包括储油池和排油系统,所述储油池底部设置有储油池底板,所述排油系统包括水斗、连接管、上水平管、立管和下水平管,所述水斗设置在储油池底板,所述上水平管水平设置在储油池底板下方,所述上水平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斗密闭连通,所述上水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立管的上端密闭连通,所述立管竖直设置,所述立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水平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所述下水平管的另一端连通外界,所述下水平管水平设置。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水斗具有反涡流结构,所述反涡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水斗顶的排气孔和绕排气孔设置的若干挡水板。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储油池底板上设置有集油坑,所述水斗设置在集油坑底部。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水斗为多个,分别通过连接管与上水平管相通。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储油池配有多套所述排油系统。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立管长度根据排油量计算确定,所述上水平管长度与立管相同。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水平管包括管径不同的两部分,内径较小的部分与立管连通。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水平管、立管、下水平管内径较小的部分内径相同,且不小于150mm。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水平管连通外界的一端下方设置有事故油池。
本发明实施的优点:
(1)排油效率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流体力学计算,设计管道结构,发生漏油时,油通过水斗进入上水平管,在上水平管中达到满流,流入立管后,立管提供的重力势能差使得油在满流状态下产生虹吸效果,大大提高了排油效率。
(2)储油池建造成本低:本发明由于通过虹吸效果排油,大大提高了排油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设置卵石层、钢格栅等结构;同时,由于不需要设置卵石层、钢格栅等,储油池侧壁的高度可随之减小。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降低储油池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储油池排油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含铅高品位金精粉的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