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7329.X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明;陈超;姚剑峰;赵志军;张健;杨晓雷;范骏杰;姚国强;姚强;郭磊;沈美勤;龚利武;徐晨;倪国强;胡小锋;赵玉成;刘文峰;闻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G06F113/0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响 配电网 故障 恢复 供电 薄弱 量化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主配网进行建模,选择起算点;
S2:计算母线保安负荷;
S3:计算单转供路径馈线恢复总负荷;
S4:计算多转供路径恢复总负荷;
S5:计算该变电站负荷一次恢复率;
S6:判断所有变电站是否计算完成,如果没有完成所有变电站的计算,重复S1~S5步骤;
S7:按负荷一次恢复率对变电站进行排序
按负荷一次恢复率对变电站进行排序;
S8:根据阀值,对薄弱环节进行定位与改进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主配网模型进行融合,构建跨电压等级的电网拓扑模型;
S12:选择典型接线方式与负荷;
S13:选择某一尚没有计算过的带负荷变电站作为计算起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计算母线保安负荷过程为:
保安负荷满足以下约束:
Li=min(Lis,Lit,Tt)
式中,Lb为母线b所对应的保安负荷,B为变电站的母线集合,Lr为与母线b相连的无转供路径的停电负荷,Li为与母线b相连的某条可信保安供电路径所对应的负荷,max(Li)为母线b相连的可信保安供电路径所对应的负荷最大值,Lis为第i个可信保安路径所对应的停电线路的供电裕量,Lit为第i个可信保安路径所对应的转供线路的供电裕量,Tt为转供侧主变供电裕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计算单转供路径馈线恢复总负荷过程为:
单转供路径馈线恢复总负荷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L'为所有单转供路径馈线的总负荷,i为每条单转供路径馈线,N1为单转供路径馈线数量,L'i为单转供路径停电侧负荷,Lit为单转供路径转供侧供电裕量,Tt单转供路径转供侧主变供电裕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中计算多转供路径恢复总负荷过程如下:
多转供路径馈线恢复总负荷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L″为所有多转供路径馈线恢复总负荷,m为可行的多转供路径馈线,N2为多转供路径数量,L”m为多转供路径停电侧负荷,Lmt为某种最大转供方案下的多路径转供侧负荷恢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5中计算该变电站负荷一次恢复率过程如下:
计算该变电站负荷一次恢复率,公式如下:
式中,Ps为此变电站所对应的负荷一次恢复率,b为母线,NB为变电站母线数量,Lb为某条b母线所对应的保安负荷,Lt为此变电站停电馈线t,N为停电馈线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在计算变电站负荷一次恢复率时,包括经母线转供的保安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在计算变电站负荷一次恢复率时,包含单转供路径与多转供路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响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转供电薄弱环量化识别方法,其特征是保安负荷从可信保安路径中选择一个负荷最大值作为保安负荷恢复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3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