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8579.5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于来强;孙凌云;罗昀;于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 | 分类号: | A61B5/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基板;光子磁场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由光子阵列和谐振腔组成,用于通过所述光子阵列发射光子,通过所谐振腔内的生成脉冲磁场;共振层,其形成于所述光子磁场层上方,所述共振层配置有量子比特,所述共振层与所述光子磁场层连接,所述量子比特根据所述光子和所述脉冲磁场,执行量子纠缠;其中,所述量子比特与所述谐振腔连接,执行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用于医疗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领域,通过检测生物的电磁信号,再通过量子技术以量子的纠缠特性实现量子共振,来检测人体的病症,是量子医学领域的大趋势。在量子层面,通过粒子之间量子纠缠这种强相关的特性,通过检测生物的电磁信号,以量子共振的方式,产生光子的量子纠缠,以光子纠缠判断人体是否生病是量子医学的一种应用。在现有技术中,芯片领域提出了量子芯片,并且在这个方向进行研发。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芯片,用于检测人体是否生病,本芯片结合光子纠缠特性和量子芯片技术,通过光子的量子纠缠特性,检测人体是否生病。
在量子纠缠的过程中,量子纠缠的现象会使得量子比特中的电荷产生位移变化,位移时会产生干扰芯片采集数据的杂波,这类杂波统称为噪音,因此,噪音的处理也是芯片设计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本发明的芯片基于光子的量子纠缠特性,产生共振信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通过光子的量子纠缠现象,制造出一种医疗领域芯片的问题。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基板;
光子磁场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由光子阵列和谐振腔组成,所述光子阵列用于发射光子,所述谐振腔用于生成脉冲磁场;
共振层,形成于所述光子磁场层上方,所述共振层配置有量子比特,所述量子比特根据外界输入的生物信号,驱动所述光子阵列和所述谐振腔产生与所述生物信号的频率相同的共振信号;其中,
所述共振层与所述光子磁场层连接,所述量子比特与所述谐振腔连接,执行耦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光子阵列包括第一光子阵列单元、第二光子阵列单元和发光控制元件,所述第一光子阵列单元和第二光子阵列单元连接所述发光控制元件;
所述第一光子阵列单元和第二光子阵列单元分布于所述谐振腔两侧,所述发光控制元件与所述谐振腔和量子比特连接,并根据所述量子比特的输入信号控制所述光子阵列发出光子的速率,控制所述谐振腔发出的谐振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光子阵列上部设有防止光子逸散的锡膜和绝缘膜,所述锡膜和绝缘膜设置于所述光子阵列和所述共振层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共振层还配置有数据总线和量子干涉装置,所述量子比特通过所述数据总线连接所述谐振腔;所述量子干涉装置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量子比特连接,所述量子干涉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数据总线输入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量子比特和所述谐振腔耦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量子干涉装置连接有降噪电路,用于在所述量子干涉装置控制所述量子比特时,对所述量子比特的进行降噪;所述降噪电路包括电荷转移感应器、电容组和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电荷转移感应器和所述量子比特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电荷转移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量子比特的电流发生转移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源驱动发出驱动电流;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电容组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用于控制所述电容组执行降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共振层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通孔和量子比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