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8581.2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叶;孙贤安;王光见;管仁斌;张良玉;刘伟;孙晓宇;刘尧;孙鑫宇;姜志强;郝凯;杜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2 | 分类号: | A61L2/12;A61L2/26;A61L2/07;A61L2/10;A61L2/20;D06F58/26;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被服 杀菌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及方法,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微波加热隧道、热蒸汽发生器、第一微波模块和第二微波模块;第一输送带贯穿微波加热隧道,第二输送带设置在微波加热隧道内并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第一微波模块包括第一微波发生器和搅波敲打轮,搅波敲打轮包括转轴、多个搅波叶片和多个重锤,多个搅波叶片绕转轴的轴线分布并固定在转轴上,每个搅波叶片的自由端部设置有重锤;第二微波模块包括第二微波发生器和加热板;第二微波发生器设置在加热板的下部,加热板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实现提高微波被服杀菌设备的烘干效率,并优化灭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酒店、医院、军队、宾馆或学校等场所对众多的被褥、枕头、衣服等家纺衣物类物品的烘干消毒通常采用真空锅炉,由于真空锅炉的效率低且能耗大,普及率较低。中国专利号201520564864.6公开了一种微波被服杀菌设备,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两个输送带之间的被服进行烘干加热和杀菌。但是,受微波分布不均的问题影响,被服存在烘干不彻底的问题,导致杀菌和烘干效果较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杀菌彻底且烘干效果好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及方法,实现提高微波被服杀菌设备的烘干效率,并优化灭菌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微波加热隧道、热蒸汽发生器、第一微波模块和第二微波模块;所述热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微波加热隧道并靠近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进口位置;所述第一输送带贯穿所述微波加热隧道,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微波加热隧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第一微波模块包括第一微波发生器和搅波敲打轮,所述第一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微波加热隧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搅波敲打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微波加热隧道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围绕形成的环形空间中,所述搅波敲打轮包括转轴、多个搅波叶片和多个重锤,多个所述搅波叶片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分布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每个所述搅波叶片的自由端部设置有所述重锤;所述第二微波模块包括第二微波发生器和加热板;所述第二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下部,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废气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和抽风机,所述收集箱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层,所述收集箱的进口上设置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微波加热隧道,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收集箱的进口,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收集箱的出口,所述空气过滤层则位于所述收集箱的进口和出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为碳化硅板。
进一步的,所述搅波叶片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重锤通过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搅波叶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柱状弹簧;或者,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棒。
进一步的,所述搅波叶片的表面形成有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环形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环形带均具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口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波灭菌烘干方法,采用上述微波被服杀菌设备,具体方法包括:被服通过第一输送带输送到微波加热隧道中,热蒸汽发生器产生热蒸汽对被服进行加热加湿处理,被服跟随第一输送带输送至第二输送带的下方,通过第一微波模块对被服进行微波加热杀菌,通过第二微波模块对被服进行烘干,通过搅波敲打轮对被服进行敲打的同时并对微波进行反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朗特微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