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9389.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乐;邢庭瑀;吴健平;曹维拯;赵杰;李志刚;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输送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血管内输送系统包括手柄、导管内鞘管、内层管、外层管、RX快速交换口、显影环和球囊;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的近端;所述RX快速交换口、所述显影环和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的远端;所述导管内鞘管穿过所述内层管,并可在所述内层管里传送;通过抽吸、取栓支架或植入物将血栓拉入血管内输送系统。本发明应用于心脑血管栓塞手术,取栓效率高,避免取栓手术不彻底或二次取栓,降低手术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内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能否及时有效恢复组织灌注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血管通路,输送支架或植入物,治疗血管病变显著提高了闭塞血管再通率,延长了治疗时间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对现有介入治疗病例统计发现,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栓主要分部在颅内颈动脉、大脑中动脉M1和M2、基底动脉和颅内动脉各分支部位以及心脏冠脉各主动脉和各分支动脉。动脉的分支如颈动脉分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动脉分叉、后循环基底动脉分叉、willis环前循环与后循环动脉分叉,各分叉之间存在不同大小的分叉夹角。
现有的微导管进入各动脉主支取栓后,难以实现转向进入动脉分支,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甚至影响导丝、取栓支架输送导管或取栓支架到达病变部位,造成介入手术的中止或失败。
同时由于未知血栓纤维钙化程度,在微导管或取栓支架取栓时,很容易致使血栓部分残留进微导管,回流到人体血管内,为取栓手术造成隐患或为病人造成二次取栓的痛苦。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血管内输送系统,既能实现微导管转向进入动脉分支,又能避免血栓脱落或回流人体造成二次血管闭塞。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取栓支架或植入物直达血栓闭塞部位提供转向通道,并且避免取栓输送导管内残留血栓回流人体造成二次血管闭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内输送系统,包括手柄、导管内鞘管、内层管、外层管、RX快速交换口、显影环和球囊;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的近端;所述RX快速交换口、所述显影环和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的远端;所述导管内鞘管穿过所述内层管,并可在所述内层管里传送;通过抽吸、取栓支架或植入物将血栓拉入所述血管内输送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鞘管、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为高分子材质,可以是单一材质也可以是复合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鞘管、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分别由多段不同硬度材料拼接而成,所述多段不同硬度材料由近端至远端硬度逐渐降低;所述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和所述导管内鞘管具有良好的推送性;所述内层管、所述外层管和所述导管内鞘管的远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与所述外层管的远端闭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层管与所述外层管的远端设置有所述RX快速交换口,在所述RX快速交换口周边的所述内层管和所述外层管闭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层管远端内壁设置有所述球囊,所述球囊是单边布置或双边布置。
进一步地,通过向所述内层管与所述外层管之间的间隙注入液体或气体,可以实现所述球囊的充盈。
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充盈时,可使所述取栓支架或植入物在所述RX快速交换口转向进入动脉血管分支。
进一步地,所述显影环设置在所述RX快速交换口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血管内输送系统可以输送微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9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