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9445.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早仁;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模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其包括定模板和至少一个顶出油缸,所述定模板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顶出油缸一一对应,所述顶出油缸的一端安装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出油缸的另一端能够伸缩移动并够伸出所述安装槽外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槽内。在定模板的内部设置顶出油缸,通过顶出油缸的推出动作来实现卸模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卸模工作,从而实现快速卸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铸行业中,由于冷室压铸机压射结构中压射室(入料筒)与模具内浇口套公差配合间隙很小10-20um,且压射室在受热澎涨后与模具浇口套容易咬死,也就是定模板的模面与模具的模面需要紧密贴合不能有间隙,在定模板与模具接触面的两个模面紧密贴合的情况下。目前,传统模具的拆卸方法是操作人员使用行车将模具吊起用铁棍前后撬,全靠人力拆卸模具,工操作需要足够能量的推力才能实现打开,同时,依靠人工操作无法达到用力均匀,一套模具更换下来少则十二小时多则二十几小时,劳动强度大,耗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其包括定模板和至少一个顶出油缸,所述定模板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顶出油缸一一对应,所述顶出油缸的一端安装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出油缸的另一端能够伸缩移动并够伸出所述安装槽外或者缩回至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油缸包括有缸套、整体式活塞杆和油缸前盖,所述缸套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油缸前盖插入所述安装槽并连接于所述定模板,所述整体式活塞杆装入于所述缸套并穿过所述油缸前盖,且所述整体式活塞杆能够在所述缸套内伸缩移动,所述油缸前盖用于限制所述整体式活塞杆脱离出所述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前盖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油缸前盖的端面未露出于所述定模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油缸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压设于所述整体式活塞杆与所述油缸前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还包括供油系统和阀门,所述整体式活塞杆内具有导油腔,所述阀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导油腔,且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导油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方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前盖与所述整体式活塞杆之间压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前盖与所述整体式活塞杆之间压设有耐磨环。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出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定模板的两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定模板的内部设置顶出油缸,通过顶出油缸的推出动作来实现卸模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卸模工作,从而实现快速卸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模板模具顶出装置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定模板 1
安装槽 11
顶出油缸 2
缸套 21
整体式活塞杆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9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