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0717.3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松;王芃芦;严丽君;季云云;施利毅;张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23/72;B01J23/745;B01J23/83;B01J23/34;B01J23/75;B01J23/28;B01J21/16;B01J37/3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纳米沸石为前驱体,通过氨交换得到氢型沸石,再采用金属盐提供金属离子,通过交换金属离子作为活性组分所得到非晶相的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所述活性组分的含量为10-30wt%;
用于交换的金属元素为铜、铈、锰、铁、钴、钼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硅铝元素的摩尔比为(1-10):1;
所述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将硅盐、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记为溶液A;
b. 将铝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足够量的氢氧化钠,搅拌,得到澄清的溶液,记为溶液B;
c. 将在步骤a所得的溶液A和b中所得的溶液B进行冰浴处理5-15 min后,将溶液B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继续搅拌5-15 min,然后置于30℃水浴锅中进行陈化18-36h,得到白色凝胶;
d. 将在步骤c中所得凝胶产物进行离心水洗,然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将所得烘干后的产物研磨,然后与浓度为1.00-3.23 mol/L的铵盐溶液在60-80℃搅拌条件下进行第一次离子交换反应,交换时间为2-4 h;然后将所得物质进行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离子交换产物A;
e. 将在步骤d中所得离子交换产物A与浓度为0.025-0.1 mol/L的金属盐溶液在60-80℃搅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离子交换反应,交换时间为1-4 h;然后将所得物质进行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离子交换产物B;
f. 控制升温速率为1-5℃/ min,将在步骤e中得到的离子交换产物B在450-600℃条件下进行煅烧2-5 h,获得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
在所述步骤e中,含有金属离子的金属盐为铈盐、锰盐、铜盐、铁盐、钴盐、钼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硅盐为硅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铝盐为铝酸钠、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铵盐为氯化铵、硝酸铵、碳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晶硅铝酸盐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所述铈盐为硝酸铈、氯化铈、硫酸铈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锰盐为氯化锰、硝酸锰、硫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铁盐为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钴盐为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钼盐为硝酸钼、硫酸钼、氯化钼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7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类激活映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障电池热均衡的电动叉车能量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