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0918.3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州;胡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背光 模块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操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具有可变更新率;背光模块,与液晶面板重叠设置;以及控制单元,耦接至背光模块,且被配置用以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影像同步讯号;回应于接收到第一影像同步讯号的判断,启动计时器,并控制背光模块以第一亮度持续第一时间发光特定次数;判断是否计时器逾时且未接收到第二影像同步讯号;回应于计时器逾时且未接收到第二影像同步讯号的判断,控制背光模块于第二时间内多次于发光及不发光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操作方法在液晶面板的更新率会随时变动的情况下,使用者仍然能够感受到液晶面板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为持续显示(hold type),因此在人眼追踪荧幕上移动的物件时会因视觉暂留而令使用者产生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视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液晶荧幕会采用插黑的方式。所谓「插黑」是指在图帧显示(framedisplay)期间,间隔地让液晶显示器显示黑画面。然而,这种方式适合应用在固定更新率(fixed refresh rate)的液晶显示器。对于可变更新率(VRR:Variable refresh rate)的液晶显示器则会因更新率会随时变动而导致使用者在视觉上会产生以不同更新率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不一的视觉感受。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操作方法,在液晶面板的更新率会随时变动的情况下,使用者仍然能够感受到液晶面板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一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具有可变更新率,该可变更新率的范围为自第一频率至第二频率,且该第二频率大于该第一频率;背光模块,与该液晶面板重叠设置;以及控制单元,耦接至该背光模块,且被配置用以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影像同步讯号;回应于接收到该第一影像同步讯号的判断,启动计时器,并控制该背光模块以第一亮度持续第一时间发光特定次数;判断是否该计时器逾时且未接收到第二影像同步讯号;回应于该计时器逾时且未接收到该第二影像同步讯号的判断,控制该背光模块于第二时间内多次于发光及不发光之间切换。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计时器的计算时间为该第二频率的倒数。
作为可选的方案,于控制该背光模块于第二时间内多次于发光及不发光之间切换的操作中,该控制单元于该第二时间内控制该背光模块以第二亮度持续第三时间周期性地发光,且该第二亮度不小于该第一亮度。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二亮度及该第三时间依据该第一亮度、该第一时间、该特定次数、该背光模块以第二亮度持续第三时间周期性地发光的总次数、该第一频率及该第二频率决定。
作为可选的方案,控制该背光模块于第二时间内多次于发光及不发光之间切换的操作之后,该控制单元还被配置用以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该第二影像同步讯号;以及回应于接收到该第二影像同步讯号的判断,重置并启动该计时器,控制该背光模块以该第一亮度持续该第一时间发光该特定次数。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控制单元还被配置用以执行:依据接收该第二影像同步讯号与接收该第一影像同步讯号的间隔时间决定先前更新率;以及依据该先前更新率调整该第二亮度。
作为可选的方案,当该液晶面板操作于该第二频率时,该第二时间为零。
作为可选的方案,当该液晶面板操作于该第一频率时,该第二时间为该第二频率的倒数与该第一频率的倒数的差值。
作为可选的方案,当该第二频率为该第一频率的两倍,且该液晶面板操作于该第一频率时,该背光模块于接收到该第一影像同步讯号至该计时器逾时之前的期间内亮度对时间的积分值等于该第二时间内亮度对时间的积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