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水塔以及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0999.7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生;刘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F19/01;F28F25/02;F28F25/08;F27D1/1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水塔 以及 玄武岩 纤维 工业化 生产线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玄武岩纤维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塔,包括塔体以及集水池,塔体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塔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道,塔体内部设置有干燥层,干燥层位于集水池的上方并且与塔体侧面的进风通道的位置相对应,还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冷却系统,用于对窑炉进行冷却,包括上述冷却水塔,冷却水塔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集水池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集水池的一端在窑炉的外表面上呈螺旋状从窑炉的下方延伸到窑炉的上方,然后与进水管远离冷却水塔的一端相连接,出水管上设置有冷水泵,达到了使冷却水快速降温,延长窑炉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玄武岩纤维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水塔以及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窑炉作为玄武岩纤维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热工设备,运行时需要使用冷却水对其降温,然后使用冷却水塔对系统中升温之后冷却水进行降温再利用,冷却水塔的工作原理是:冷却水进入到冷却水塔中与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质交换,进而实现冷却水的温度下降。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615281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水塔,其包含一本体、一罩体、一洒水喷嘴、一集水盘及一冷却循环管路,本体为中空,罩体设置在本体内,罩体的底部开放而呈倒盖配置,罩体与本体间隔配置而在罩体与本体之间形成一通道,洒水喷嘴设置在罩体的顶部内侧,集水盘设置在本体的底部,冷却循环管路的一端连接洒水喷嘴,冷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则连通本体底部的集水盘。冷却水经过洒水喷嘴进入到本体内部之后,与冷却水塔内部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冷却水进行降温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冷却水塔内部会通入一些冷却水,这样会导致冷却水塔处于一种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冷却水塔内部的空气干燥系数较低,潮湿系数较高,空气与冷却水的对流效果下降,这样就会导致冷却水的冷却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冷却水塔,具有使冷却水能够快速降温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工业化生产线冷却系统,具有使窑炉产生均匀变形,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却水塔,包括塔体以及集水池,塔体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塔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进风通道,塔体内部设置有干燥层,干燥层位于集水池的上方并且与塔体侧面的进风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冷却水塔对高温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会从塔体上方的进水口进入到塔体内部,外界的空气会从进风通道进入到塔体内部,进入塔体的空气首先会经过干燥层,干燥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提高空气的干燥系数,降低空气的潮湿系数,空气经过干燥层之后向上飘动与冷却水形成对流,这样就会使冷却水的温度大幅度降低,使冷却水塔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更加有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干燥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过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入到塔体内部的冷却水首先会下落在第一缓冲板上,第一缓冲板能够降低塔体内部冷却水的下落速度,而且冷却水下落到第一缓冲板上之后,冷却水会在第一缓冲板上流动,然后经过第一过水孔下落到第一缓冲板的下方,第一缓冲板能够扩大冷却水下落的面积,这样就能够扩大干燥的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冷却水快速降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缓冲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二过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缓冲板能够使冷却水的下落速度进行初步的降低,能够时冷却水的下落面积进行初步的扩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中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