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板销轴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1207.8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利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兴道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F16G15/12;B23P15/14;B23P15/00;B21G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板销轴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链板销轴,包括轴体(1)和两个对称固定于轴体(1)的一侧的方形端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的长侧面与所述端头(2)的内端面之间的交界处设有过渡面(3),所述过渡面(3)沿端头(2)内端面至端头(2)长侧面方向依次包括倒角一(31)、圆角(32)和倒角二(33);所述端头(2)的内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25μm;所述倒角一(31)与所述端头(2)内端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倒角一(31)与所述圆角(32)切线的之间的夹角,且所述倒角一(31)与所述端头(2)内端面之间的夹角为5-10°;所述倒角二(33)沿所述端头(2)厚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倒角一(31)沿所述端头(2)长度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板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的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5μm,且所述轴体(1)的周面与所述端头(2)的内端面之间的交界处设有退刀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板销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轴体(1)的直径为D,当10mm<D≤18mm时,D的公差范围为-2.5μm到+2.5μm;当18mm<D≤30mm时,D的公差范围为-3μm到+3μm;当30mm<D≤50mm时,D的公差范围为-4μm到+4μ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板销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尺寸检测,并采用碳硫分析仪分析成分;
S2、下料,采用棒料切断进行原料切除下料,并装入料筐;
S3、中频加热,将合格原料置入中频炉中,并加热至1050℃-1200℃;
S4、制坯,将加热后的原料放置在砧镦上,利用冲床冲压原料,将原料压成细腰状,并剥离表面氧化皮;
S5、锻造成型,采用压力机对细腰状原料冲压成型,形成哑铃状锻件;
S6、切边,采用冲床,利用切边模切去飞边,即制成链板销轴半成品;
S7、退火处理;
S8、链板销轴半成品车削:
S8.1、车端头(2)的外端面,利用车床,依次车削两个端头(2)的外端面;
S8.2、车端头(2)的内端面,利用车床,以两个端头(2)的外端面为基准面,使链板销轴半成品绕轴体(1)的轴线转动,车床的刀具沿轴体(1)的径向方向进给,以车削端头(2)的内端面,并车退刀槽(11),要求端头(2)的内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25μm,每15分钟抽检1个;
S8.3、粗车轴体(1)的周面,利用车床,并以两个端头(2)的外端面为基准面,使链板销轴半成品绕轴体(1)的轴线转动,车床的刀具沿轴体(1)的轴向方向进给,粗车轴体(1)的周面;
S8.4、精车轴体(1)的周面,利用车床,并以两个端头(2)的外端面为基准面,使链板销轴半成品绕轴体(1)的轴线转动,车床的刀具沿轴体(1)的轴向方向进给,精车轴体(1)的周面,要求轴体(1)的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25μm,且预留0.12mm-0.15mm的磨削量,并每15分钟抽检1个;
S8.5、铣链板销轴半成品的端头(2),利用铣床,将圆形端头(2)的两侧铣平,制成类方形的端头(2);
S8.6、铣过渡面(3),利用铣床,在上一道铣床所加工的平面的基础上,铣过渡面(3);
S9、链板销轴半成品热处理回火,要求硬度达到40-44HRC,首检3件;
S10、链板销轴半成品磨削;
S10.1、粗磨轴体(1)的周面,利用磨床,采用电磁吸盘吸附端头(2)外周面,以轴体(1)的周面作为磨削基准面,进行轴体(1)的周面的粗磨,并每15分钟抽检1个;
S10.2、精磨轴体(1)的周面,利用磨床,采用电磁吸盘吸附端头(2)外周面,以轴体(1)的周面作为磨削基准面,进行轴体(1)的周面的精磨,要求轴体(1)的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5μm,制成链板销轴成品;
S11、成品入库,对每个链板销轴进行目测减损,并对每个链板销轴进行防锈处理,再装筐入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板销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4、S5、S6中,对砧镦、成形模和切边模进行预热,并预热至2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兴道锻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兴道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12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