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豇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1257.6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田静;刘长友;范保杰;曹志敏;王珅;苏秋竹;张志肖;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马鑫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豇豆 抗豆象 qtl 紧密 连锁 分子 标记 及其 辅助 育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与豇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中豇1号(感豆象)和Pant‑lobia‑1(抗豆象)杂交形成RIL群体,利用182对多态性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RIL群体各株系抗豆象表型鉴定结果,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抗豆象QTL定位分析。在遗传连锁图谱第1连锁群检测到一个抗豆象QTL位点,命名vubr1‑1,该QTL位点贡献率为7.16%。与该QTL连锁的2个SSR标记分别为XD11‑44和HAAS_VR_2274,标记间遗传距离为2.90cM。本发明所获得的抗豆象QTL分子标记可用于豇豆抗豆象苗期筛选,对于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豇豆抗豆象QTL位点,同时还涉及与豇豆抗豆象QTL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QTL位点及分子标记在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属于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每年全球栽培面积超过500万hm2。在我国,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豇豆在干旱贫瘠及山区丘陵地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豇豆在田间和贮藏期较易受到豆象侵染危害,造成豇豆品质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豇豆产业发展。
据报道,在我国危害豇豆的豆象主要有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和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目前,国内外一般利用磷化铝熏蒸法防治豆象,该方法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且对人畜高毒,因此,培育抗豆象品种是我国豇豆产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常规杂交育种选择周期长,抗豆象鉴定工作繁琐。因此,需要发掘与抗豆象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育种后代苗期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本发明利用引自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IITA)的抗豆象豇豆品种Pant- lobia-1,通过构建遗传研究群体、室内抗豆象鉴定,利用多态性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定位豇豆抗豆象基因,为今后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抗豆象基因精细定位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通过构建豇豆遗传连锁图谱,筛选出1个豇豆抗豆象QTL位点以及与其紧密连锁的2个SSR 标记,该位点的效应值较高,可用在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与豇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所述豇豆抗豆象QTL位点命名为vubr1-1,位于第1连锁群XD11-44~HAAS_VR_2274 的标记区间内,对应于豇豆3号染色体,与vubr1-1位点连锁的两个SSR分子标记为XD11-44和HAAS_VR_2274,所述的SSR分子标记XD11-44为 XD11-44F引物和XD11-44R引物扩增的片段,所述的SSR分子标记HAAS_VR_2274为HAAS_VR_2274F引物和HAAS_VR_2274R引物扩增的片段,XD11-44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XD11-44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HAAS_VR_2274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3所示,HAAS_VR_2274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4 所示。
其中,所述的豇豆抗豆象QTL位点的遗传距离为2.90cM,可解释 6.92~7.16%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为-4.29~-4.20。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所述的与豇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 SSR分子标记在豇豆抗豆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1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输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牡丹鲜花蜜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