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体瓶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1345.6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施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8 | 分类号: | B65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瓶盖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连体瓶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铰链连接,下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圆环部、倒出口和拉环,圆环部位于盖体本体的上端中间处,倒出口设置在圆环部上端面的中间,拉环设置在倒出口的中间处,倒出口为倾斜结构,倒出口从上盖体和下盖体的铰接处至倒油处逐渐变高,圆环部与盖体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圆环部与盖体本体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筋,本发明将倒出口设计为倾斜结构,当倒油时,油从倒出口处流出,避免油由于倾倒过快,从前端涌出;环形槽的设计实现减重,同时减少生产原料,降低成本,同时使用连接筋连接,在减重的保证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体瓶盖。
背景技术
塑料盖是瓶、罐、桶类包装的常用封装形式,尤其是在饮料、化工、医药领域,塑料瓶盖一般以聚烯烃为主要原料,经过注塑、热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瓶盖包括分体式和连体式,在较小的瓶上,连体瓶盖较为方便,在使用时打开上盖,撕开拉环后倒出酱油等瓶装液体,传统的瓶盖,在倒出时容易泼洒,同时瓶盖本身重量较重,成本高,打开上盖时发力困难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体瓶盖,解决现有连体瓶盖倒油时容易漏油、重量较重和难打开盖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连体瓶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铰链连接,下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圆环部、倒出口和拉环,圆环部位于盖体本体的上端中间处,倒出口设置在圆环部上端面的中间,拉环设置在倒出口的中间处,倒出口为倾斜结构,倒出口从上盖体和下盖体的铰接处至倒油处逐渐变高,圆环部与盖体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槽,圆环部与盖体本体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筋。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环一,所述挡环一竖直设置在盖体本体上端面且与环形槽平齐。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环二,所述挡环二设置在圆环部上端面且位于环形槽和倒出口之间,挡环二位于倒油处,挡环二沿着倒油处和上盖体和下盖体铰接处的连线对称。
进一步的,挡环二的顶部位于挡环一的顶部和倒出口顶部之间。
进一步的,上盖体为圆柱形,下盖体的盖体本体的上部为曲面,下部为圆柱形,下部的直径与上部的底部直径相等,上部的顶部直径与上盖体的圆柱形直接相等。
进一步的,下盖体的盖体本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开启槽,开启槽从上部与下部的连接处延伸至盖体本体的顶部,开启槽与上部和下部的铰接处均圆弧过渡,开启槽位于倒油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上盖体中间处设有密封环,上盖体和下盖体合盖后,所述密封环位于倒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环二上边沿设有卡扣一,所述上盖体设有挡环三,挡环三上边沿设有卡扣二,卡扣二与卡扣一配合,当合盖后,卡扣二位于卡扣一的外侧。
本发明实施例将倒出口设计为倾斜结构,当倒油时,油从倒出口处流出,避免油由于倾倒过快,从前端涌出;环形槽的设计实现减重,同时减少生产原料,降低成本,同时使用连接筋连接,在减重的保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合盖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打开盖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打开盖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打开盖后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合盖后剖视图。
图6为图2中G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1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