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褶皱化纤维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2447.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葛邓腾;解晓雨;郭颖;杨丽丽;徐利云;石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10 | 分类号: | D06M10/10;C03C25/26;C03C25/12;C04B41/83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褶皱 化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制备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涂布液;
采用将聚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液;
聚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分子量为100000,涂布液中聚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重量占比为20%;
(2)材料表面涂膜;
先将丙纶纤维制成厚度为0.5mm的丙纶织物,再将丙纶织物浸泡入步骤(1)制得的涂布液中后取出干燥,获得表面涂布有涂层的丙纶织物;
丙纶纤维为实心纤维,横截面为三角形;浸泡的时间为120s,浸泡的温度为24℃;干燥为自然晾干60min;
(3)等离子体处理;
将表面涂布有涂层的丙纶织物的正反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并重复处理4次,即得表面褶皱化丙纶织物;
等离子体处理的参数为:射频13.56MHz,功率250W,气压550mTorr,温度75℃,时间1500s,气体为氧气;
制得的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中丙纶纤维表面的轴向有环状排列的褶皱状结构的树脂涂布液涂层;所述褶皱状结构在纤维表面沿纤维长度方向呈环状排列,相邻褶皱状结构的突起之间的间距在1.7μm,环状突起高度为241nm;树脂涂布液涂层的厚度为2μm;
所述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与水的接触角为158°,与水的滚动角为2°,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具有超疏水性。
2.制备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涂布液;
采用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苯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涂布液;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为150000,涂布液中树脂的重量占比为2%;
(2)材料表面涂膜;
先将芳纶纤维制成厚度为0.5mm的芳纶织物,再将芳纶织物浸泡入步骤(1)制得的涂布液中后取出干燥,获得表面涂布有涂层的芳纶织物;
芳纶纤维为实心结构,横截面为圆形;浸泡的时间为50s,浸泡的温度为23℃;干燥为50℃烘干10min;
(3)等离子体处理;
将表面涂布有涂层的芳纶织物的正反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并重复处理3次,即得表面褶皱化芳纶织物;
等离子体处理的参数为:射频40MHz,功率50W,气压150mTorr,温度35℃,处理时间60s,气体为氩气;
制得的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中芳纶纤维表面的轴向有环状排列的褶皱状结构的树脂涂布液涂层;所述褶皱状结构在芳纶纤维表面沿纤维长度方向呈环状排列,相邻褶皱状结构的突起之间的间距在4.1μm,环状突起高度为195nm;树脂涂布液涂层的厚度为1.4μm;
所述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与水的接触角为166°,与水的滚动角为5°,表面褶皱化纤维织物具有超疏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24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封性冰袋自封口结构
- 下一篇:项目开发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