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疏水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3301.7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应超;司一然;孙春意;黄智锋;杨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C02F1/4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不锈钢 纳米 复合 制备 水处理 应用 | ||
1.一种超疏水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
(1.1)不锈钢载体氧化:用不锈钢粉体制备出不同构型多孔不锈钢作为膜载体,干燥后通过氢气气氛控制烧结温度950~1150 ℃获得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多孔结构的膜载体,将得到的不锈钢载体通过常压浸渍于含氧自来水1~6 h,使得不锈钢载体的孔隙被水分填充,将被水分填充的不锈钢载体置于30~100 ℃空气气氛中加热氧化24~96 h,以去除不锈钢载体表面的钝化层;
(1.2)复合膜制备过程:将氧化后的不锈钢载体置于石英反应管中,向石英反应管通入20~60 mL·min-1流量的H2,升温至600~800 ℃还原60~80 min,将不锈钢膜载体表面氧化层充分还原以激活金属催化剂组分;在该温度下同时通入20~60 mL·min-1流量的乙烯,保温40~80 min进行乙烯裂解,通过表面活化和自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使不锈钢载体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随后通入20~60mL·min-1流量的H2降温至450~550℃,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以此得到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构型多孔不锈钢为平板状、管状或中空纤维构型。
3.一种权利要求1制备得到的超疏水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的水处理应用,其应用到高盐废水、抗生素废水、有机染料废水分离纯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应用,通过微电场耦合的膜蒸馏过程强化超疏水不锈钢-碳纳米管复合膜抗污染和抗腐蚀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33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