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4234.0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蒙;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00;B28C5/30;B28C7/06;B28C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基坑 周边环境 变形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装置,其包括干料罐、搅拌罐、搅拌甩排组件、支管、螺旋囊袋以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顶部采用支架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干料罐,两个所述干料罐均能够分别向对应的搅拌罐中投递干料,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还嵌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能够为搅拌罐提供搅拌用水;所述搅拌罐由外部电机二进行驱动绕其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两个所述搅拌罐还采用抽浆管将其中的浆液抽送至甩排仓中;所述甩排仓由搅拌甩排组件驱动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并能够将浆液甩排至密封仓中,所述密封仓采用出浆管为三个支管进行供液,每个所述支管分别与一螺旋囊袋对应相连通设置,整体造浆效率高,结构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基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我国基础设施进入了建设高峰期,而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中都会涉及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往往会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场的变化从而产生土体位移,从而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周边环境包括相关建筑物等。
因此施工过程中检测基坑的变形及对于基坑的变形进行快速反应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基坑变形控制装置,往往是将注浆放置在基坑周边的钻孔中,根据传感器等监测装置的反馈进行注浆,然而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造浆效率低,造浆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从而错过了处理险情的最佳时机;2.直接灌注浆液,浆液无法迅速成型,且浆液四处流散容易破坏土体结构。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保护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装置,其包括干料罐、搅拌罐、搅拌甩排组件、支管、螺旋囊袋以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顶部采用支架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干料罐,两个所述干料罐均能够分别向对应的搅拌罐中投递干料,所述保护罩的顶部还嵌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能够为搅拌罐提供搅拌用水;
所述搅拌罐由外部电机二进行驱动绕其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将干料与水体进行搅拌混合;
两个所述搅拌罐还采用抽浆管将其中的浆液抽送至甩排仓中;
所述甩排仓由搅拌甩排组件驱动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并能够将浆液甩排至密封仓中,所述密封仓采用出浆管为三个支管进行供液,每个所述支管分别与一螺旋囊袋对应相连通设置,三个所述螺旋囊袋的外径为依次增大排布。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甩排组件包括电机一、连接座以及电机座,其中所述电机一固定在保护罩的底部,所述保护罩由底座进行固定支撑,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对称采用两个电机座与甩排仓固定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甩排组件还包括支撑座、找平座、滚动体以及密封环板,其中所述支撑座固定套设在电机一的外部,且所述支撑座固定支撑在保护罩的底部,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密封仓;
所述密封仓、电机一与支撑座构设的空间底部设置有找平座,用于与密封环板密封滑动相连,所述密封环板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
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且位于密封环板的内侧固定有滚动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甩排仓的外部还对称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臂和支撑护板,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固定在保护罩上,其另一端与支撑护板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护板为弧形,且所述支撑护板与甩排仓相紧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二固定在电机座中,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采用密封轴承与甩排仓转动相连,且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伸入甩排仓中的部分与搅拌罐固定相连,所述搅拌罐的外圆周上均布有搅拌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4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