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4936.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飞;刘巧;孙林丽;刘敏;赖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谢建飞;刘巧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8/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4 | 代理人: | 曾芳琴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保护 监测 装置 | ||
1.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带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显示屏、蓄电池、微控制单元、超声波探头、红外线发射管、微型摄像头;
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微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检测板内部;所述检测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超声波探头、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所述微型摄像头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显示屏铰接于所述第二侧面;正常使用时,所述第一侧面朝下;所述显示屏、所述超声波探头、所述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微型摄像头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超声波探头、所述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微型摄像头和所述微控制单元均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所述第一套杆滑动嵌套于所述第二套杆内;所述第二套杆滑动嵌套于所述第三套杆内;所述第三套杆固连有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四套杆、第五套杆和第六套杆;所述第四套杆滑动嵌套于所述第五套杆内;所述第五套杆滑动嵌套于所述第六套杆内;所述第六套杆固连有所述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套杆和所述第四套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防护带呈扁平带状;所述防护带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所述第一带的首端和所述第二带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一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二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长孔;所述第一长孔垂直于所述第一带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长孔垂直于所述第二带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杆能插入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固定杆能插入所述第二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组件;所述防护套组件包括套体、第一突出、第二突出、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
所述套体内部开设有半球形内凹;所述套体的边缘设置有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突出和所述第二突出;所述第一突出固连有所述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突出固连有所述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四固定杆彼此平行;所述第三固定杆能插入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四固定杆能插入所述第二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杆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球销连接;所述第四套杆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球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的首端和所述第二带的首端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开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为51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通滤波片;所述带通滤波片套设于所述微型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带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超声波探头靠近所述微型摄像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与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呈环形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谢建飞;刘巧,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谢建飞;刘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49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