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4966.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宗兴;冯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双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B60H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暖风机 | ||
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整体,所述暖风机整体包括无刷电机、叶轮以及控制室,所述无刷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叶轮固定套设在转轴的前端;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集成电路控制板,所述转子的绕组与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集成块中心处理器;本方案设计的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将暖风机采用的传统有刷电机改成使用无刷电机,取消换向器和电刷零件,通过集成电路控制板的ICU中心处理模块上的传感器或计算方式实现电子换向,从而解决机械换向产生的机械噪音和火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用风机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空调及汽车冷暖系统中实现空气置换的暖风机,其结构均是采用国内外市场上已成熟的带换向器和电刷的电机作为驱动系统,加装叶轮及蜗壳(安装座)来实现的,这种驱动电机俗称有刷电机。电机的驱动原理是带电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产生扭矩,使得“转子”运转同时带动叶轮同时运转来实现的,由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这中间关键的技术是转子中带电导体需实现不断的正负极变化(换向),这样“转子”才能持续不断产生同一方向的扭力,从而带动风机叶轮旋转实现风机吹吸风功能(空气置换)。目前国内汽车用暖风机电机的换向是通过电刷接触换向器上不同的换向片来实现正负极的转换--换向。以上这种传统电机的换向模式属于机械式换向,这种机械式换向电机驱动的风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产生机械噪音、火花、电磁干扰(EMC)及寿命低(电刷为磨损件电刷磨完即电机使用寿命结束)这些缺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整体,所述暖风机整体包括无刷电机、叶轮以及控制室,所述无刷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叶轮固定套设在转轴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集成电路控制板,所述转子的绕组与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集成块中心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开关二极管、电感以及电容,所述集成块中心处理器包括ICU中心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暖风机整体底部设置有蜗壳,所述暖风机整体通过所述蜗壳安装在汽车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如下:
本方案设计的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将暖风机采用的传统有刷电机改成使用无刷电机,取消换向器和电刷零件,通过集成电路控制板ICU中心处理模块上的传感器或计算方式实现电子换向,从而解决机械换向产生的机械噪音和火花;通过集成电路控制板的ICU中心处理模快发送电子指令到开关二极管实现换向解决电磁干扰;通过电子换向取消磨损件电刷和换向器,取消磨损件电刷,从而使风机使用寿命比传统风机提高3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成电路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叶轮1、转子2、定子3、转轴4、控制室5、集成电路控制板6、蜗壳7、ICU中心处理模块61、开关二极管62、电感63、电容6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双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双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4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