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攻击防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5106.8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政法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H04N7/18;A61B5/00;A61B5/0205;A61B5/11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障碍 患者 攻击 防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攻击防范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第一蓝牙信标,第二蓝牙信标,管理员移动终端: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第一蓝牙信标,第二蓝牙信标,管理员移动终端;所述计算机判断当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大于预设值且第一蓝牙信标与第二蓝牙信标之间的物理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则向管理员移动终端发出警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精神障碍患者处于设定危险等级的不稳定状态,危险状态系数较大时且接近高危人群时,计算机及时向高危人群的管理人员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应急措施,可以降低高危人群被精神障碍患者攻击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攻击防范系统。
背景技术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公布的危险性评估标准较简单,只考虑了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多因素危险性,与病理性精神症状分离严重,只能用作简单分级方便随访管理,无法对是否发病、病情轻重进行准确评估,大部分基层管控人员人手有限又身兼数职,多靠电话随访,不能起到有效监管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通过精神障碍患者生理信号数据和行动影像数据对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和预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攻击防范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 第一蓝牙信标,第二蓝牙信标,管理员移动终端:
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第一蓝牙信标,第二蓝牙信标,管理员移动终端连接;
第一蓝牙信标由精神障碍患者随身佩戴,第二蓝牙信标设置于高危人群活动场所;
所述计算机计算精神障碍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
所述计算机判断当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大于预设值且第一蓝牙信标与第二蓝牙信标之间的物理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则向管理员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和患者行动范围的安防监控设备获取患者的心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语音数据,监控视频数据;
S2:依据所述心跳数据,所述语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分析患者行为,自动生成患者行为数据,并有患者行为数据获取患者危险等级数据;
S3:依据用户危险等级数据获取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
进一步的,
所述危险等级包括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级别。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依据以下规则确定等级分值:
等级低每项分值为1,
等级中每项分值为10,
等级高每项分值为100,
对目标列归类,
Y对应17X1的矩阵,对应第1~17特征,如果有相应的特征,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0,则有
令最终的评分为Yfen,则有
如果Yfen=0,则病人正常,不需要进行计算;
如果Yfen∈(0,1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低;
如果Yfen∈(10,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中;
如果Yfen≥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政法大学,未经西南政法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性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平衡电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