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5172.5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黄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5/10;C07C5/03;C07C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金属 有机 骨架 纳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为多个纳米片相互交叉形成的薄膜;
其中,所述纳米片由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构成,所述纳米片上负载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粒子;
所述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金属中心为Cu2+,配体为对苯二甲酸根,2,6-萘二甲酸根,4,4’-联苯二甲酸根,三联苯二羧酸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片的杨氏模量为0.1~2.0GPa,硬度为0.002~0.03G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片的比表面积为40~90m2/g,厚度为15~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片在流体中的形变量为1~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Au纳米粒子、Pd纳米粒子、Pt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所述纳米片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所述纳米粒子的质量含量为1%~25%。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氢氧化铜前驱体溶液与纳米粒子溶液混匀后,抽滤至滤膜上,得到氢氧化铜复合薄膜材料;
将所述氢氧化铜复合薄膜材料与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反应,过滤,得到所述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其中,所述有机配体溶液的浓度为0.05~4.0g/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铜前驱体溶液为硝酸铜溶液和乙醇胺溶液的混合液,其中,硝酸铜与乙醇胺的摩尔比优选为4:1~2,所述氢氧化铜前驱体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优选1.5mM~2.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溶液的浓度优选0.8~1.2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铜复合薄膜材料与有机配体溶液混合反应的时间为5~24h,反应温度优选0~50℃。
11.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形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为1-己烯的加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1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用液体营养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梯按键隔离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