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5384.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D03D1/00;D03D9/00;D03D13/00;D03D15/217;D03D15/283;D03D15/275;D06M13/292;D06M13/355;D06M13/332;D06M101/06;D06M101/36;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潘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矫形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包括内衬层、外支撑层和用于硬化外支撑层的硬化剂,外支撑层套设在内衬层上;外支撑层以下原材料组成:棉纤维30‑50%、芳纶丝15‑20%、碳纤维25‑40%和橡胶丝5‑10%;硬化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磷酸20‑30份、乙二醇10‑20份、乙烯基三胺8‑13份、氨乙基哌嗪5‑10份、酯化催化剂3‑7份。本发明的骨折矫形固定装置在使用硬化剂后固化时间在10min‑20min,固化速率快,硬化温度低,环保性好,对人体亲和性好,同时具备透气性好、便于拆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患者骨折后矫形固定的方法大多使用石膏固定,使用石膏固定较为麻烦,操作步骤繁琐,同时拆卸不便,透气性不好,固化时间长。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化速率快、透气性好以及便于拆除的骨折矫形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包括内衬层、外支撑层和用于硬化外支撑层的硬化剂,外支撑层套设在内衬层上;
外支撑层由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形成:纤维材料以重量比1:(0.5-1)的比例预浸渍硬化剂,所述纤维材料包含棉纤维30-50%、芳纶丝15-20%、碳纤维25-40%和橡胶丝5-10%;
硬化剂以重量份包含:磷酸20-30份、乙二醇10-20份、乙烯基三胺8-13份、氨乙基哌嗪5-10份、酯化催化剂3-7份。
硬化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质量份配比准备原料磷酸、乙二醇、乙烯基三胺、氨乙基哌嗪、酯化催化剂,将原料磷酸、乙二醇放入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并添加酯化催化剂中,加热反应,得到脂类物质A;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脂类物质A再与乙烯基三胺、氨乙基哌嗪搅拌混合,从而得到所需的硬化剂溶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衬层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支撑层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网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支撑层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质量百分比准备棉纤维、芳纶丝、碳纤维和橡胶丝原料;
(2)以棉纤维、橡胶丝为原料编织成为经线,以芳纶丝、碳纤维编织成为纬线,再用编织设备将经线与纬线编织成具有网孔结构的外支撑层。所述纤维材料以细度为45-50D,经纬纱F数不小于72,上机经密至少为100根/英寸,纬密至少为100根/英寸。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酯化催化剂可采用硫酸二乙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化剂固化时间为10-20min。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骨折矫形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骨折部位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矫形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在使用时,首先将内衬层抽出,将其套在使用部位,然后用热水浸泡外支撑层使其变软,擦去外支撑层表面水渍,再将外支撑层套在内衬层外侧,待其自然冷却后硬化,使用完后用剪刀剪开即可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头部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电动正压防雾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