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5447.5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范鹏飞;薛冰晓;曹艳丽;范世红;纪薇;姚延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双林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A01F12/44;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文冠果 高效 脱粒 设备 | ||
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上设置数个电动滑块,第一箱体内设置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同轴,第二箱体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第二箱体上方设置水平的圆环,圆环底面固定安装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底面中心开设第一通孔。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对果壳进行敲打,能够很好的将果壳和果粒进行分离,且能够自动将果壳和果粒进行分开装在不同的箱体中,有效的减少了人为筛选的时间,且通过调整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长度改变弧形板的倾斜角度,能够针对成熟情况不同的文冠果进行脱粒,适应性比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冠果脱粒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文冠果脱壳设备,主要是通过轴辊挤压使文冠果的果壳破碎,再通过振动筛实现果粒和果壳的分离,这种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轴辊仅能对果壳实现一次挤压操作,果壳破碎效果不佳,依然存在果粒被果壳包裹问题,在后续的筛选过程中也无法使果粒有效脱出,还需要人为的进行剥壳操作或重新填入设备进行二次脱壳操作,由于文冠果在成熟后,果壳具有一定韧性,容易敲裂不易敲碎,现设计一种通过对文冠果进行敲击从而能够实现将果粒和果壳进行分离且能够见果粒和果壳自动分开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上设置数个电动滑块,第一箱体内设置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同轴,第二箱体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第二箱体上方设置水平的圆环,圆环与第二箱体同轴,圆环侧面通过环形过滤网与第二箱体顶部固定连接,圆环底面固定安装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第三箱体,第三箱体与圆环同轴,第三箱体侧面通过数根第一连杆与第二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箱体底面中心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端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顶部固定安装倒置的圆台型套筒,圆台型套筒顶部固定安装弧形过滤网,弧形过滤网弧面朝上,第三箱体底面一侧开设第二通孔,第二箱体底面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开设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固定安装竖直的第二套筒,圆环内设置数个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倾斜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凹面均朝向圆环的轴线,弧形板外侧面靠近圆环的位置处均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均与圆环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对应的弧形板侧面通过铰接连接,使弧形板只能沿圆环半径方向转动,弧形板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三箱体内壁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两端均通过铰接与对应的弧形板和第三箱体连接,弧形板内侧均设置转轴,转轴轴线方向与对应的弧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转轴侧面对应弧形板两端处均通过轴座与对应的弧形板内侧面固定连接,转轴侧面靠近上端处套筒第一齿轮,弧形板侧面靠近上端处均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套装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弧形板外侧面均设置第一导轨,第一导轨长度方向与弧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导轨上均设置数个第一滑块,位于同一个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之间依次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每个弧形板上的第一滑块的高度一一对应,第一滑块侧面开设第四通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第四通孔之间均设置环形弹力绳,环形弹力绳依次穿过同一高度上的第四通孔,环形弹力绳之间的间隙大于文冠果果粒的直径,且小于文冠果果壳的直径,转轴侧面沿周向方向和长度方向均连接数个弧形杆,弧形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转轴侧面到弧形板内侧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箱体上方设置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第四箱体,第四箱体与第一箱体同轴,第四箱体内壁顶部与转轴顶部连接,第四箱体内侧面底部与第一箱体外侧面顶部接触配合,第四箱体顶面中心开设第五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文冠果高效脱粒设备,所述的第四箱体内壁顶部对应转轴的位置处均设置第二导轨,第二导轨长度方向沿圆环的半径方向,第二导轨上均设置第二滑块,转轴顶部通过第三连杆与第二滑块底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二滑块铰接连接,第三连杆与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三连杆与转轴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双林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双林富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田耕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作业人员轨迹追踪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