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NCR脱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5531.7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兵;吴新;徐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菲力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83;F23J15/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ncr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PNCR脱硝装置,它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剂料仓(1)、失重式螺旋给料机(2)、罗茨风机(3)、送料管道(4)和烟道喷枪(5),所述脱硝剂料仓的侧壁上连通有结块消除机构(6),所述结块消除机构包括位于脱硝剂料仓外的送风装置(6‑1),与送风装置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管道(6‑2),所述送风管道的中段内设有磁性滑块(6‑3),所述磁性滑块的底部通过压簧(5‑4)与送风管道的末端固接,所述送风管道的中段外部设有与磁性滑块磁性配合的移动块(5‑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送风装置的送风频率的控制,来带动移动块反复沿着送风管道的中段移动,消除脱硝剂料仓内产生的架桥或结块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工业锅炉烟气脱硝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PNCR脱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脱硝工艺(PNCR脱硝工艺)是清华大学化学系谢续明教授历经多年研发,与北京金石德盛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化学动力学模型(CKM)进行工程设计,即将先进的虚拟现实设计技术与特定燃烧装置的尺寸、燃料类型和特性、分解炉负荷范围、燃烧方式、炉膛过剩空气、初始或基线NOX浓度、炉膛烟气温度分布、炉膛烟气流速分布等相结合进行工程设计。使用于水泥厂、电厂、以及大部分窑炉,使其NOX排放满足要求。使用高分子粉末脱硝的观念是选择合适的进料位置,使脱硝剂与烟气充分混合,将其喷入烟气中与NOX反应而达到脱硝目的,其产物是H2O、N2、CO2,及其它无毒气体和通常的烟道气成分。高分子脱硝剂是整个PNCR技术的核心。脱硝剂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把氨基成分聚合负载在高分子材料上,形成粉体状材质。本粉末材料利用气力输送装置直接喷入炉膛中,喷射的温度窗口在800~900℃之间,高温下氨基和高分子连接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含氨基官能团,氨基与烟气中NOx发生反应,进而达到脱除NOx目的。目前公知的该领域中的脱硝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脱硝剂粉仓、失重式螺旋给料机、罗茨风机、送料管道。在实际使用中,脱硝剂粉仓在卸料过程中常会出现卸料不通畅以致产生架桥、压实等各种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对粉仓内充气或者进行仓壁振打,这些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效果不稳定,使用寿命不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9348458U公开了一种PNCR脱硝系统,所述脱硝剂粉仓侧壁至少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气碟。通过气碟的设置,能够起到加快脱硝剂从脱硝剂粉仓中快速落料的效果。但该气碟能够影响的范围较小,如果在远离气碟的地方产生架桥,可能落料的效果就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脱硝剂粉仓容易出现架桥结块现象,为此提供一种PNCR脱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PNCR脱硝装置,它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剂粉仓、失重式螺旋给料机、罗茨风机、文丘里、送料管道和烟道喷枪,所述脱硝剂粉仓的侧壁上连通有结块破拱机构,所述结块破拱机构包括位于脱硝剂粉仓外的送风装置,与送风装置的送风口连通的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中段依附于脱硝剂粉仓的内侧壁,所述送风管道的末端水平伸出脱硝剂粉仓外与送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中段内设有磁性滑块,所述磁性滑块的底部通过压簧与送风管道的末端固接,所述送风管道的中段外部设有与磁性滑块磁性配合的移动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结块破拱机构有一个。
上述方案中所述结块破拱机构有两个,对称分布于脱硝剂粉仓外侧。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送风管道的末端上开设有单向阀。
PNCR脱硝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启动送风装置,新风进入送风管道的中段,磁性滑块被推送向送风管道的末端移动,压簧被压缩,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关闭送风装置,压簧推动磁性滑块回到初始位置,带动移动块向上移动,按照一定的频率反复启闭送风装置,移动块反复上下移动,破拱脱硝剂粉仓内的结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菲力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菲力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5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