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6297.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明;翁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23K50/80;A23K10/18;A01K63/04;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棘三列 海胆 苗种 培育 方法 | ||
1.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水泥池作为育苗池,并在池子的中间设置进排水系统,消毒后注入海水至0.8m深;
(2)选择优质的白棘三列海胆受精卵投放入育苗池中,投放的密度为150万粒/m3;并设置气头不间断地微充气,育苗池海水控制pH值7-9、盐度30-35、温度28-30℃和溶解氧保持5mg/L以上,白天保持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
(3)第2天白棘三列海胆受精卵孵化出浮游幼体,第3天开始投喂活体浓缩角毛藻,并且随着浮游幼体的变态长大,角毛藻的投喂量逐渐增加,并且每隔2天使用一次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4)在第22天时育苗池内投放入培养好并消毒过后的附着板,附着板预先培育至附着板两面都长满难以脱落的底栖藻类;附着板的投放的密度为80片/m2;
(5)第30天,白棘三列海胆幼苗全部附着后,把附着板取出投放于另一个育苗池中,水深降到0.5m,白天光照强度加到8000-12000lx,其它的指标不变;
(6)第35天开始,育苗池进行小流水换水,流水量为3t/d,往后每3天增1吨的流水量;开始投喂海带粉,并每隔2天投放一次地衣芽孢菌液和EM菌液;
(7)第60天即可进行采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育苗池长宽高为2.5m×3.0m×1.0m,育苗池设置在室内;注入育苗池的海水过4次沙滤并经紫外线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1平方米投放气头2个,充气量为20L/min;育苗池海水控制pH值8.3、盐度32、温度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活体浓缩角毛藻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每6m3水体中投喂量为20L,浓缩角毛藻的密度5×107cell/ml;随着浮游幼体的长大,每隔3天角毛藻的投喂量增加5L/6m3水体;所述的地衣芽孢菌菌液,每6m3水体中一次的投放量为20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附着板的制作方法为:在白棘三列海胆的浮游幼体孵化后生长到第15天时,开始制作附着板;附着板为聚乙烯波纹板;附着板先在别的水泥池里经过7-10天的培养,直至附着板的双面都长满难以脱落的底栖藻类;所述的底栖藻类为底栖硅藻和/或底栖绿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步骤(4)中,附着板均匀地排放在育苗池中,与育苗池底成60度或者45度角;附着板的消毒方法为:利用100ppm的聚维酮碘浸泡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的步骤(6)中,所述的地衣芽孢菌菌液,每6m3水体中一次的投放量为200ml;所述的EM菌液,每6m3水体中一次的投放量为100ml;投放的地衣芽孢杆菌液和EM菌液的密度均为5×107cell/m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海带粉全池均匀拔洒水中;每3.75m3水体中,海带粉每餐的投放量为2g,早晚各一次;每餐的投放量每隔3天增加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2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光刻胶溢流的接口盘
- 下一篇:一种移动型园林景观人造喷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