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6360.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珍珍;王桂兰;朱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速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锂枝晶 沉积 锂电池 负极 流体 表面 改性 制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本方法提供的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为一种该含有大量亲锂基团酰胺键的链状聚合物溶液,该种溶液在引发剂溶液和催化剂作用下,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原理,在铜箔表面修饰上一层“刷子”型的聚合物层,该层聚合物层能帮组金属锂成核的均质化和金属锂偏平化生长,酰胺键的亲锂性有助于锂离子均匀化传质,使锂金属的成核位点均匀分布,防止锂金属枝晶的生成。本发明改性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改性效果明显,对抑制锂枝晶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因其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高的充放电倍率,被用于手表、计算器和可移动医疗设备供电电源,锂电池负极材料性能对电池电化学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不断提高负极性能对锂电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01810347742.X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以及一种锂电池,该负极包括相邻的多孔薄膜层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层,相对于厚度为100μm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层,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μm,其中,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材料粉末与粘结剂成型,其中,所述多孔材料粉末的比表面积为10-3000m2/g,孔容为0.01-3cm3/g,具有孔径为1-100nm的纳米孔分布。该发明提供的锂电池负极可以有效避免锂枝晶生长,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另外,该发明提供的锂电池负极,无需额外的集流体,避免了附加的集流体重量造成电池质量增大,从而使能量密度下降。
201611190965.7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用沥青和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锂电池负极用沥青含有难石墨化组分和易石墨化组分,所述难石墨化组分与所述易石墨化组分的质量比为(20~80):(80~20)。制备出锂电池负极用沥青可以使制得的锂电池负极兼顾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速度。
201710953171.X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中间相碳微球,所述中间相碳微球的粒径分布D50为3.6~8.5μm,其振实密度为0.9~1.3g/cm3,其比表面积为1.2~1.7m2/g。该发明采用小粒径的中间相碳微球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粒径小的中间相碳微球倍率性能更好,在高温条件下循环可以有效的控制负极极化加剧从而实现高温循环的改善。
现有技术和专利改善负极的方向一般都是研究如何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集流体也是负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们研究的非常少。锂电池负极需要改善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其中锂晶枝的不可控生长会导致电极体积的扩大、库仑效率低、内部短路甚至更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极大地阻碍了锂金属可充电电池的商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一种防止锂枝晶沉积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改性剂为一种聚合物溶液,应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引发剂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15.3-20.6份的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加入到200-300份的甲苯中,然后控温零下5-20℃,将23.0-28.4份的溴代异丁酰溴溶解到100-150份的甲苯中,并缓慢滴加到反应釜中,搅拌反应30-60min后,升温到室温,反应15-30h,完成反应后蒸干溶剂,加水配置成0.5%-5%的水溶液,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速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金华速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