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蜂巢芯片的检测棘球蚴不同虫种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6397.2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岩岩;沈玉娟;曹建平;袁忠英;曹胜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37;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蜂巢 芯片 检测 棘球蚴 不同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蜂巢芯片的检测棘球蚴不同虫种的检测试剂盒,其用于同时检测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共计2种虫株。该试剂盒包括如下引物:细粒棘球蚴引物,4条,SEQ ID NO.1‑4;多房棘球蚴引物,4条,SEQ ID NO.5‑8。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蜂巢芯片的检测棘球蚴不同虫种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各种验证表明本发明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特点,解决了基层没有PCR仪检测和电泳的繁琐步骤,一次反应可以达到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明确虫种的虫种,大大减轻了工作量,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检测成本,具备更大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和动物检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种棘球蚴的LAMP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蜂巢芯片的检测棘球蚴不同虫种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棘球蚴不同虫种的特异性引物。
背景技术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及多种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用于棘球蚴病的治疗及造成畜牧业损失的费用多达30多亿美元。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该病有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蔓延的趋势。我国是包虫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已有31个省、市、自治区有该病的报道,其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四川西北部、陕西等牧区和半牧区均包虫病有流行,高发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4%,受威胁人口约5000万。在2000年召开的我国西部地区寄生虫专业会议上,包虫病被确认为危害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例如内蒙古地区从1990年到1992年调查绵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14.92%;1991-1995年监测点检测3982人的血清学发现平均阳性感染率为9.82%,且每年病例呈增加趋势。我国包虫病造成的人畜经济损失约占全球的 40%,位居全球首位,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公认有5个独立种,即细粒棘球蚴绦虫(
目前国内由于对其研究仍采用血清学和形态学检测,易漏检、误检。快速检测工具的缺乏,无检测试剂盒,更无高通量检测技术,严重制约了对这类包虫病的监测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