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无菌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6751.1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唐秀丽;石瑛;宋敏丽;赵晓东;燕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杨春;曹宇杰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无菌 接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无菌接种装置,包括:外罩,置管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微生物试管的放置以及驱动微生物试管转动,以使微生物试管倾斜,包括设于外罩底板的基板;拔塞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拔出微生物试管的试管塞;灭菌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微生物试管管口灭菌;接种机构,设于外罩上端,将微生物试管中的菌种转移至培养皿中;置皿单元,设于外罩内的基板上,用于放置培养皿。本发明提高微生物接种的效率,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他微生物对目标菌种产生影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降低目标菌种对操作人员造成感染的可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接种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无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研究中,在实验阶段为了避免其它类别的微生物对目标菌种的研究产生影响,因此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接种过程为无菌操作,现有地,采用各种方式来降低其它类别的微生物对目标菌种的影响,如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放置常温菌种对目标菌种的影响,即在菌种接种过程中,放置一盏酒精灯在操作过程中,各种接种工具在接种前通过酒精灯进行灼烧,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同时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将接种的容器具放置在酒精灯周围,从而通过酒精灯灼烧消灭空气中的其他菌种。
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做到无菌操作,但是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并且这种接种方式均在进行过灭菌的环境内进行,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本身携带较多的其他菌种,增大了接种过程中目标菌种被污染的可能,同时这种接种方式效率较低,甚至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使目标菌种扩散,可能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无菌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微生物接种的效率,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他微生物对目标菌种产生影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降低目标菌种对操作人员造成感染的可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微生物无菌接种装置,包括:
外罩,
置管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微生物试管的放置以及驱动微生物试管转动,以使微生物试管倾斜,包括设于外罩底板的基板;
拔塞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拔出微生物试管的试管塞;
灭菌机构,设于外罩内,用于微生物试管管口灭菌;
接种机构,设于外罩上端,将微生物试管中的菌种转移至培养皿中;
置皿单元,设于外罩内的基板上,用于放置培养皿;
灭菌机构与置皿单元分别位于外罩两端,置管机构位于灭菌机构与置皿单元之间,拔塞机构位于置管机构的上方,接种机构沿着外罩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进一步地,置管机构包括呈等间隔阵列地安装于基板一端的支撑件,支撑件上端均成形有凹形槽,凹形槽内均装配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均安装有转杆,转杆装配于支撑件上端,转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气缸,转动气缸安装于外罩,连接件另一端均安装有夹管组件,夹管组件用于夹持固定微生物试管,连接件均向下延伸地安装有下延杆,下延杆下端安装有下顶帽,微生物试管下端置于下顶帽内。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装配于凹形槽处的转动块,转动块另一端安装有固连板。
进一步地,夹管组件包括安装于固连板另一端的第一夹管弧板,第一夹管弧板两端成形有第一凸耳,第一凸耳均穿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成形有端堵,伸缩杆另一端均装配有转轴,转轴均装配有转动件,转动件外弧壁均成形有卡块,转动件外弧壁还成形有按压板,按压板与卡块相互垂直;
夹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管弧板,第二夹管弧板两端均成形有第二凸耳,第二凸耳均穿于伸缩杆;
当夹管组件夹持固定微生物试管时,转动件在按压板的作用下转动,以使卡块另一端作用于第二凸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