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寨卡病毒基因片段的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7218.7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元;孙煜洲;张晶晶;王涛;王瀛鑫;汪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2;C12R1/9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基因 片段 荧光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寨卡病毒(ZIKV)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测试反应体系中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实现了对于ZIKV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检测。对于ZIKV基因片段检测,第一试剂、第二试剂中的H1、H2和aDNA为针对ZIKV基因片段设计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DNA链。本发明公开的检测试剂盒制备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ZIKV病毒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和光谱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寨卡病毒(ZIKV)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寨卡病毒病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等。这种疾病通常轻度症状持续时间从几天到一个星期后自愈。病疾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因此本病致死是罕见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的ZIKV疫苗,所以通过早期诊断对于寨卡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有诸多可用于病毒检测的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病毒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RT-PCR、RRT-PCR和LAMP等)以及核酸扩增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多数比较复杂、步骤繁琐,且需要大而昂贵的热循环仪。而核酸扩增检测是一种依赖核酸序列的等温扩增技术,以特定的ZIKV病毒基因片段序列为检测目标,对人体的唾液、尿液或血清样本中的核酸进行体外定量检测。
近些年来,通过结合新技术和新方法发展了大量的信号放大检测低浓度DNA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增加标记探针的数量或增强标记物的信号强度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无需对靶分子进行直接扩增,因而在病毒的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立足于ZIKV病毒快速简便测定的重大需求,结合荧光技术与信号放大技术,设计并提出一种具有特异性选择或识别功能的锁状DNA(LLD),其由发夹DNA(H1)与辅助DNA(aDNA)序列杂交形成,LLD具有靶标循环扩增能力,可特异性识别ZIKV病毒基因,借助燃料发夹DNA链(H2),以触发修饰荧光分子的aDNA从连接在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的LLD上脱离而产生更多游离的荧光团。构建高灵敏检测ZIKV的荧光传感器,建立传感体系,实现痕量ZIKV基因的高灵敏、特异性检测,为病毒基因扩增检测提供了一个更加通用的平台。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寨卡病毒(ZIKV)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寨卡病毒(ZIKV)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寨卡病毒(ZIKV)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寨卡病毒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所述寨卡病毒基因片段荧光检测试剂盒包括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所述第一试剂为检测探针,所述第二试剂为燃料发夹型DNA单链H2,所述检测探针为连接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锁状结构DNA,所述锁状结构DNA为发夹型DNA单链H1与辅助核酸链aDNA混合并退火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夹型DNA单链H1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燃料发夹型DNA单链H2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辅助核酸链aD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纳米粒子粒径为15~100nM。作为优选地,所述金纳米粒子粒径为15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试剂浓度为1~100nM,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试剂浓度为2.3nM。具体地,在合成第一试剂的过程中,金纳米粒子(AuNP)的量为50μL,2.3nM,LLD是10μL,5μM,经离心提纯后定容到50μL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7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