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合作驾驶中保护车辆位置隐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7706.8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渊;谭思勤;仲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4/02;H04W4/029;H04W4/40;H04W4/46;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作 驾驶 保护 车辆 位置 隐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合作驾驶中保护车辆位置隐私的方法,其考虑在城市峡谷中智能车和普通车混合存在的场景中,利用车辆间合作来提高车辆的位置精确度,但是对于参与合作的车辆来说存在严重的车辆位置隐私泄露问题,本发明构思了一种简单且低时延的方法来保证车辆在不泄露自身位置隐私的前提下,保证了车辆位置的快速更新修正,提高了车辆位置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具体是一种在合作驾驶中保护车辆位置隐私的方法, 属于数据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定位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重要的一环,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导航系统比如GPS(全球 定位系统)、GNS(伽利略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等,但是利用这些导航系统来获取车辆位 置的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特别是在城市峡谷的场景中,传统的定位系统的精度误差最大能 达到30m左右,这显然不利于车辆的能源节约和导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装有丰富传感 器的车辆将会大量存在于交通系统中,利用普通车辆和智能车辆混合存在的车辆道路场景, 一些方法可以通过智能车辆车和普通车辆之间的合作来提高车辆自身的位置精度。利用这些 车辆之间的合作来提高车辆精度的方法会泄露参与车辆的位置隐私。
差分隐私、K-匿名、同态加密等隐私保护技术常常被用于数据的隐私加密,这些隐私方 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社会信息不被泄露,但是都适用于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模型,而对于混 合车辆存在的道路场景,上述所提及的技术并不是非常有效果。为了满足时效性和隐私性两 方面的需求,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位置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在智能车和普通车辆混合存在的道路场景中,利用智能车和普通车之间 的合作完成车辆间的定位却未能同时保护智能车和普通车的位置信息隐私的问题。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在合作驾驶中保护车辆位置隐私的方法,能够在不影响合作车辆提升其位置精确度 的前提下,达到车辆位置信息匿名化的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在合作驾驶中保护车辆位置隐私的方法,适用于城市峡谷中普通车辆和 智能车辆混合存在的场景,智能车和普通车同时存在于城市道路的一个区域内;包括以下的 步骤:
步骤1,智能车周期性的利用随身的传感器(如摄像头)观测到区域内普通车以及其它 智能车的指纹信息,利用观测到的其它车辆的指纹信息,智能车能唯一的确定车辆的身份信 息;
步骤2,智能车通过传感器,收集到区域内其它车辆与其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包 括智能车与普通车以及其它智能与智能车之间的距离和方位;
步骤3,智能车在收集到其它车辆与其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之后,又利用GPS定位 传感器确定自身的粗粒度GPS信息,基于自身的粗粒度GPS信息生成自身车辆的混杂位置 信息(混淆后的位置信息)以及其它车辆的混杂位置信息;普通车利用车辆驾驶人随身携带 的智能客户端确定当前时刻自身的粗粒度GPS信息并再生成掩码信息后混淆自身的粗粒度 GPS信息生成自身车辆的混杂位置信息;
步骤4,智能车除对自身的位置进行车辆位置混淆算法外,还会对观测到的其它车辆的 位置运行车辆位置混淆算法,智能车将混杂位置信息打包后附上自身的指纹信息和自身的位 置误差信息经由基站发送给服务器,智能车保存混杂位置信息于本地,其中混杂位置信息包 括自身混杂位置信息和智能车观测的其他车辆的混杂位置信息;普通车将自身的混杂位置信 息和误差信息发通过基站送给服务器,普通车辆智能设备(智能客户端)保存混杂位置信息 于本地;其中智能车的位置误差的设定比普通车的位置误差小,令智能车的位置误差为普通 车的位置误差的二分之一。
步骤5,服务器在收集到某时刻智能车发送过来的混杂位置信息和位置误差信息以及普 通车发送过来的混杂位置信息和位置误差信息之后,并运行信息匹配算法,针对每一个车辆 运行带隐私保护的车辆位置更新算法,得到了所有车辆的已经更新后的混杂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7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智能后备电源
- 下一篇: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和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