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8587.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阳彬;谢志远;赵秀芳;王永旭;郭光光;夏仁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 | 分类号: | A01G2/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木 压条 繁殖 固定 | ||
本发明提供了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属于苗木移栽领域,包括中心轴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前枝条固定板和后枝条固定板,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前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前枝条固定槽板,与前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后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后枝条固定槽板,与后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本发明确保枝条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稳定性,有效保障枝条新生根系不受外界扰动导致的损伤,适用于多种植株及不同高度枝条的压条繁殖,适用范围广,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苗木移栽领域,涉及苗木的繁殖,尤其涉及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
背景技术
压条繁殖方法广泛应用于苗木繁育领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利于保留植株原有优质品相。
当前,单枝压条繁殖主要是将母株下部的枝条按倒后埋入土内,促使其节部或节间的不定芽萌发而长出新根,再把它们剪离母体单另栽种,从而形成一棵新的植株,多用于丛生性强的花灌木或枝条柔软的藤本植物。但由于枝条生长高度不同,单枝压条繁殖方法受到较大的限制,适用性不足。部分植物枝条韧性强、不易弯折,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过重的土壤或物体覆盖不利于枝条新生根系的萌发。
同时,外界对土壤及枝条地上部分的扰动很容易使新生根系遭受损伤,延长了压条繁殖的周期,常规的压条繁殖无法保障枝条地上部分的生长姿态,只能在新生根系萌发并脱离母株后重新栽植调整,不仅对新生根系造成损伤,同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尚缺乏高效快速的单枝压条繁殖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确保枝条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稳定性,有效保障枝条新生根系不受外界扰动导致的损伤,适用于多种植株及不同高度枝条的压条繁殖,适用范围广,成活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包括中心轴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前枝条固定板和后枝条固定板,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前枝条固定槽板,与前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后枝条固定槽板,与后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
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前枝条固定槽板宽度从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增加,两侧的所述后枝条固定槽板宽度从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增加,所述前枝条固定板槽板和后枝条固定槽板的为相对设置的半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下端面设有枝条保护垫,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下端面也设有枝条保护点,所述枝条保护垫由弹性软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通过阻尼结构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通过阻尼结构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枝条固定板为向上弯曲的弧形,所述前枝条固定板远离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上弯曲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后枝条固定板远离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低于最高点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高于所述前枝条固定板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且二者形成S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8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实时精准喷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