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间连通关系判别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8922.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洪;刘培亮;蒋林;甄建伟;芦海涛;李成刚;任科;付栋;刘洪源;耿春颖;刘利清;程露;王幼;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E21B41/0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金卫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通 关系 别的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井间连通关系的判别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在油藏区内的注水井无注水时,采油井的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获取所述采油井在开采期间的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判断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是否小于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若小于,判断所述油藏区内注水的注水井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超过一个,则判断注水井在注水期间是否发生外溢;若发生外溢,则获取发生外溢的注水井在注水期间与所述采油井的压差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压差变化曲线及所述采油井的能量变化曲线,确定与所述采油井连通的注水井。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方案,可以识别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井间连通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间连通关系判别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碳酸盐岩油藏开发。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以大型溶洞和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特殊类型油藏,这种油藏储集分布复杂,储集体空间展布形态和内部几何结构难以有效表征和描述。随着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模式逐渐由单井走向单元开采,井间连通关系日趋复杂。
单元开采的过程中,由于井间连通关系不明确,导致水窜等使得开发效果变差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快速识别连通关系,是确保单元高效开发的前提,目前针对井间连通关系的识别主要通过生产动态分析方法。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生产动态分析方法容易受到井间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可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井间连通关系判别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间连通关系判别的方法,包括:计算在油藏区内的注水井无注水时,采油井的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判断所述采油井在开采期间的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判断所述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是否小于实际单位压降产液量;若小于,判断所述油藏区内注水的注入水的数量是否超过一个;若超过一个,则判断所述注水井在注水期间是否发生外溢;若发生外溢,则获取发生外溢的所述注水井在注水期间与所述采油井的压差变化曲线;根据所述压差变化曲线及所述采油井的能量变化曲线,确定与所述采油井连通的注水井。
可选的,所述计算无注水井注水时采油井的标准单位压降产液量的计算公式为:
EEI=Q1/ΔP1=Q1/(ρ1*g*Δh1)
其中,Q1表示无注水井注水时,所述采油井的产油量,单位为立方米;ΔP1表示采油前后,所述采油井压强的差值;ρ1表示所述采油井采出油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Δh1表示采油前后,所述采油井液面差值。
可选的,若所述油藏区内注水的注入水的数量只有一个,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注水井为与所述采油井连通的注水井。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注水井在注水期间是否发生外溢,包括:计算所述注水井的单位压恢耗水量;根据所述单位压恢耗水量,判断注水期间实际恢复的地层能量是否与理论恢复的地层能量一致;若一致,确定所述注水井不存在外溢;若不一致,确定所述注水井存在外溢。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注水井的单位压恢耗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PRC=Q2/ΔP2=Q2/(ρ2*g*Δ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8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