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孔型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8979.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D20/00;F28F9/18;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型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热熔孔型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仓,金属管。换热仓是滚筒式的,或者是箱式的。金属管的两端插在换热仓的仓体上下对应热熔孔内,热熔孔突出在仓体上面的部分是凸台,热熔孔突出在仓体下面的部分是锥套。热熔孔的凸台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有热熔孔的仓体对焊接工艺要求不高。金属管两端由锥状的锥套固定支撑,金属管的管头和热熔孔的凸台固定焊接为一体,热熔孔的凸台和金属管管体焊接后的焊接处是平面。金属管具有了高抗力和高抗扭力的性能,金属管和热熔孔凸台之间的焊接处在金属管的颤抖晃动应力作用下不会产生损伤,提高热熔孔型换热装置的使用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是一种热熔孔型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换热装置通过金属管给气体、液体或固体物料进行导热加热或冷却。换热装置有箱式的,滚筒式的。换热装置中金属管开口的两端固定焊接在换热仓的仓体上,滚筒状仓体是圆形马鞍状的,金属管管头状是平面的,马鞍状的圆形仓体和金属管管体焊接后不是平面的。薄金属板的仓体对焊接工艺要求高,薄仓体不易焊接。金属管和仓体的焊接处在金属管的颤抖晃动应力作用下,金属管和仓体之间焊接处极易产生损伤而泄漏,泄漏点不易检查更不易修补,直接造成了换热装置的报废不能使用。
为了使换热仓仓体和金属管之间具有高抗力和高抗扭力的性能,只有提换热仓仓体的金属板厚度来增加仓体和金属管的连接面积,这样厚金属板仓体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成本增加。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5222543B滚筒式真空干燥机由加热换热装置(公开号CN105276971B)、后支架、真空机组、加热装置、驱动装置、导气管、滚道、前支架、底盘、车轮、导管和托轮组成。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5276971B加热换热装置由外壳、内仓(内仓相当于本申请的换热仓)和导热工质组成。外壳包在内仓的外面,内仓由仓体、散热立管、密封盖、传导轴和螺旋叶片组成。内仓大头一端的仓体上的传导轴可以带动内仓旋转起来。散热立管的两端插在内仓的仓体上的对应孔口内;将散热立管和内仓的仓体上的结合位置焊接为一个整体。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5276971B加热换热装置的内仓仓体和散热立管的连接就存在上述问题,需要对CN105276971B加热换热装置的内仓做进一步的设计改进,来提高内仓(换热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熔孔型换热装置。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熔孔型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仓,金属管。
所述的换热仓是滚筒式的,或者是箱式的。
所述的换热仓的仓体制作材质是金属板,金属板的厚度为1~8mm,仓体的厚度为1~8mm。
所述的换热仓的加工制作和市场上常规的换热仓的加工制作是一样的,本申请就不详细介绍。将金属板经过切割,焊接,抛光,检查等加工制作换热仓。换热仓的长度和高度根据产品需要设计大小。
所述的换热仓上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的换热仓的仓体上有热熔孔,热熔孔突出在仓体上面的部分是凸台,热熔孔突出在仓体下面的部分是锥套。
所述的热熔孔的孔径和金属管的直径大小一样;热熔孔与热熔孔的间距为50—200mm。
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板上一次加工出孔和锥套的无屑加工技术,在仓体上制作热熔孔时:一、启动热熔钻设备上的电机,电机带动热熔钻旋转工作。
二、当热熔钻和仓体的金属板接触时,高的转速(1000~3500)和适当的轴向推力(进给力)使热熔钻头和仓体之间发生剧烈摩擦,瞬间达到摄氏650°~750°的温度。
三、通过热熔钻头的旋转和下压,被挤压的那部分金属沿着圆孔朝上下延伸,在仓体的上挤压出热熔孔,在仓体的上表面挤压出的是热熔孔的凸台,在仓体的下表面挤压出的热熔孔的锥套,锥套是锥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远弘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8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阀
- 下一篇:调试接口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