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9085.7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简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侯珊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建立数据发送端与预部署的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的通信连接;利用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数据接收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预先部署虚拟私有拨号网络,作为用于数据传输的不受外界干扰的专用通道,与公共互联网隔离,保护数据在传输线中传送,较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户能够通过各类终端进行更多的业务操作,享受富信息时代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用户利用移动办公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网络访问。网络的出现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网络安全问题也在时时困扰着我们。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了最大的拦路虎,数据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表明全球数据泄露风险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在网络治理上存在漏洞。因此,数据传输需要以安全通信技术为基础,否则用户的秘密信息将被泄露,用户的利益将无法保障。
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通过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的形式对数据加密,将密文数据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该数据传输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数据保护作用,但是在公共网络数据链路层的传输中仍存在信息被破解的可能,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存在信息被破解的风险,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建立所述数据发送端与预部署的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的通信连接;
利用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数据接收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目标数据接收端,包括:
利用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利用第一秘钥加密后的第一密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文数据传输至后端服务器;
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中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的第一公钥对所述第一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明文数据;
利用所述后端服务器对所述明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的接收端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端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对应的第二公钥,利用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明文数据进行加密操作,得到第二密文数据;
通过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络将所述第二密文数据传输至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以使所述目标数据接收端利用与所述第二公钥匹配的第二私钥对所述第二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所述明文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建立所述数据发送端与预部署的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的通信连接之后,利用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利用第一秘钥加密后的第一密文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的发送端身份信息;
利用预存的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白名单对所述发送端身份信息进行核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简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简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